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巴中大力弘扬英烈精神 创新举措关爱烈属
2021年07月15日 13:17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尧欣雨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15日电 (徐琴 雷艳)巴中是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和首府,是一片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土地,整个苏区有32万人参加红军(其中14.23万人壮烈牺牲),48.9万人参加各级地方武装组织,260万人次参加支前活动,为红军提供粮食5亿斤,衣被122万套。巴中共安葬有烈士45735名,现有烈属1206人。

  “让烈属拥有更多获得感和尊崇感,既是告慰先烈应有之义,也是我们最好的铭记!”巴中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白复苏说,近年来,巴中市将关爱烈属工作作为弘扬英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发力量的创新举措。

  “明发集团捐款50万元,巴商总会捐款81万元正在办理手续,中国马会、中农米业(深圳)公司以活动经费形式支持100万元,四川开元集团为烈属姜春秀捐赠电梯房1套,还有海外华侨等爱心人士表态的几百万元捐款正在衔接。”白复苏介绍,2021年5月,巴中市委成立由市委书记何平任组长,巴中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有关领导任副组长,市级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巴中市关爱烈属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区同步成立,统筹关爱烈属工作。2020年11月,巴中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巴中市军队离退休干部休养管理所等7家单位,发起并筹备成立“巴中市烈属关爱协会”。当年12月,巴中市创建了全国首个“烈属关爱协会”。巴中市财政为烈属关爱资金注资240万元。已接受香港各界扶贫促进会、香港金銮集团等企业捐赠资金182.3万元。

  “协会主要开展关爱帮扶、扶贫济困、安老抚孤、恤病助残等公益慈善救助活动,集中财力、物力、人力,为困难烈属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各类慈善活动、烈属走访慰问和志愿服务等活动。”巴中市烈属关爱协会副会长白煜说。

  据介绍,巴中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共青团巴中市委牵头,依托青年志愿者协会、关爱烈属协会组建了一支300人的关爱烈属“红色志愿者”服务队伍。按照“一人一档”原则,市、县(区)同时为904户1206名烈属建立关爱帮扶台账,实行数据库管理。建立一份烈属档案、一个专门账户、一套服务体系、一组关爱办法、一次监督评议挂联关心关爱机制。

  为解决烈属的实际困难,巴中市全面实施抚恤优待标准城乡一体化政策,按月足额发放烈属定期抚恤金2565元/月,烈士子女定期生活补助金540元/月。在社会保障方面,按普惠加优待原则,将生活困难烈属纳入低保范围,提供临时困难救济。出台了《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实施细则(试行)》,对烈属因病住院自付部分按70%予以补助。剩余自付部分,将根据烈属家庭情况,在关爱帮扶专项资金中予以解决。

  “关爱烈属工作意义重大、任重道远,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围绕‘率先为全国关爱烈属工作提供样板示范’的目标,细化工作举措,健全常态关爱机制,积累一批可借鉴、可复制的宝贵经验。传承红色基因,在全社会营造崇尚英雄、关爱烈属的浓厚氛围。”巴中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袁勇说,今年以来,全市为78名烈属和烈士子女解决医疗补助资金17.4万元,为45名烈属和烈士子女解决困难帮扶资金7.8万元。巴中市关爱烈属协会成立半年来已分三批次共走访烈属74户、老红军6名,发送慰问金27.37万元。(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