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11日电 (江一华)“在改厕之前,苍蝇满天飞,臭得很。现在好了,安装了三格式化粪池以后,没有味道了,清掏起来也方便安全了。我家厕所与城里人的差不多了。”近日,刚刚完成厕所改造的德阳市旌阳区柏隆镇红花村村民张大姐笑嘻嘻地说。
自从厕所改造工程开展以来,柏隆镇纪委积极履行监督职责,把小厕所,看成是大民生,联动村监委会充分发挥监督职能,从收集群众意见、项目规划实施、资金使用和考评验收等各方面、各环节跟进监督,确保全镇“厕所革命”优质高效推进。

“厕所革命是中央顶层设计,是惠民惠农的大好事。我们一定要把各个环节都监督好,确保把好事办好。”这是柏隆镇参与监督的纪检监察干部的共同要求。
要改出让群众满意的厕所,厕具采购很重要。柏隆镇纪委紧盯玻璃钢三格化粪池采购环节,要求明确玻璃钢三格化粪池技术参数,规范采购合同文本,采购的每一批次厕具都要有检测合格证,不具备检测合格资质的严禁使用,确保了厕具采购程序规范,质量安全。
“玻璃钢三格化粪池比起以前的茅坑装起来更方便,而且美观,通过三格净化出水口出来的都是清水了,可以直接浇菜,清掏的时候只要打开上面的盖子就可以掏干净。”柏隆镇纪委委员、乡村振兴中心主任魏明桥正在给部分怕改厕麻烦的群众讲解改厕的好处。通过耐心细致的走访宣传,当地群众改厕意愿高涨,目前自愿改厕的农户从去年的258户,增加到今年的1422户。

与此同时,柏隆镇纪委还积极履行目标绩效考核监督职责,每周公布一次改厕进度,对连续三周落后的村(社区),对村(社区)书记进行约谈。在监督验收时,严格要求按照程序进行验收,对发现排气管道低于标准高度和硬化不规范的的问题,及时督促进行整改,共计督促整改问题56处;在建后管护上同样跟进监督保障,督促各村告知改厕户做好管护事宜,并张贴了管护协议,建立完善的改厕工作长效运营体系。
“农村的‘厕所革命’的动机已经从‘为了卫生’转变为‘为了舒适’,它已经成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纪检监察机关一定要充分发挥监督保障作用,让‘小厕所’在乡村振兴中焕发‘大魅力’”。旌阳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