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广元昭化:打通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2021年10月14日 16:57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14日电 (刘莉萍 苗志勇)近年来,广元市昭化区为了破解一些基层组织想要解决问题却显得“无力”的尴尬局面,以问题为导向,把党建和基层治理结合起来,深入推进基层管理体制改革,从优化基层职能配置、强化基层统筹协调功能、创新综合行政执法、激发乡村社和社区内在活力等方面入手,逐步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取得了良好效果。

  以“四治”为基石  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

昭化区元坝釬青梅路社区的基层治理综合办公室。刘莉萍 摄
昭化区元坝釬青梅路社区的基层治理综合办公室。刘莉萍 摄

  元坝镇位于昭化区政府驻地,享有广元“后花园”美誉。目前,元坝镇处于城中村改造阶段,工程建设、征地拆迁等因素,原有的基层社会治理方式不能适应新的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由此,该镇探索出了以“四治”为基石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我们完善三项机制,夯实自治基层立足点,注重发挥‘小村规撬动大治理’示范引领作用,制定‘一村一约’‘一社一约’,坚持村(居)民自己约定、自己协商,自主确定村规民约的内容、条款和原则,鼓励村民遵守村规民约,争当文明村民。”元坝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镇通过挖掘乡贤资源,建立健全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村民议事会等,整合现有的支客义务工作队、说事服务队、文艺宣传工作队、矛盾多元化解工作队等力量,组建乡贤志愿服务队,实现了全镇16个村(社区)“一队四会”全覆盖。开展树立先进典型和“比孝敬、比干净、比上进、比和睦”四比活动,探索建立道德积分激励机制,成功举办多项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全镇16村(居)共安装213个监控探头,24小时实时监控,无缝隙覆盖。制定《常驻联村工作制度》、《元坝镇群众会议制度》,努力依靠群众力量化解矛盾,实行“一村一法律顾问”助力村级依法治理,创新推出“律师面对面”“法律大讲堂”等普法载体,为老百姓解读法律法规、分析典型案例。通过公众号、小程序等网络平台开放“民情我反映”版块,使居民诉求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着落,将社会治理触角延伸到辖区的角角落落。利用“互联网+”技术整合行政执法、环境保护、安全管理等各部门信息资源,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打造了“镇+村社+网格”三级一体智能化综治平台,主动打破信息孤岛限制。

  “一会一约”助力推进基层治理取得新发展

昭化区全面依法治区工作吸引众多参观考察者。刘莉萍 摄
昭化区全面依法治区工作吸引众多参观考察者。刘莉萍 摄

  昭化区属秦巴贫困山区,群众受传统思想影响旧风俗旧习惯保留较多。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一些地方婚丧嫁娶摆设讲阔气、铺张浪费的陋习比较突出,成为制约乡村文明建设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昭化区结合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规划建设,提倡厚养薄葬,倡导文明、节俭办理,引导广大群众破除婚丧陋俗,遏制不良风气,文明新风已在昭化热土落地生根。

  据介绍,昭化区在全区150个村(社区)全覆盖成立红白理事会和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在村(社区)设立红白理事会,将婚事新办和丧事简办纳入村(居)民公约,建立村规民约红黑榜制度,成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村民代表+群众代表”组成的三方监管运行机构,促进村规民约的遵守和落实,推动形成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监督和自我评议的“四自”自治模式。坚持全域联动发力推进,倡树基层乡风文明“新风尚”。“一会一约”实施以来,全区村民规矩意识明显增强、民主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群众内生动力全面激发、村级治理水平显著提升,各村呈现出争、比、赶、超的可喜局面,给乡村治理注入了新动能。

  整合基层服务事项  “多网合一”构建全科网格

昭化区通过举办法治文艺晚会宣传法律知识。刘莉萍 摄
昭化区通过举办法治文艺晚会宣传法律知识。刘莉萍 摄

  随着网格化治理的发展,在基层社区层面存在城管、公安、综治、安全、消防、创城等多个网格和系统交错布局、职责重复、各自为战等现象,削弱了基层社会治理的成效。

  2020年初,昭化区以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和村级建制调整两项重大改革为契机,结合本地实际,通过深化“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夯实网格基础,整合基层社会治理各类网格资源,建立“全科”网格工作体系,形成了全域统一的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工作格局。

  该区按照党委领导、综治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战略规划,以实现“每一片土地都有人精细管理,每一户人家都有人贴心服务”为目标,建成四级联动体系机制。结合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和村级建制调整两项重大改革,整合现有资源、人员、设施,统一设立了1个区综治中心、12个镇综治中心和150个村(社区)综治中心,形成了“1(区)+12(镇)+150(村社区)+181(网格)”四级联动机制。择优选拔网格员181名,把原本涉及基层社会治理的9大类31项工作整合精简为7大类25项。网格员承担党建、综治、公安、民政、司法、环保、食品药品、安监、消防等部门的基层网格管理工作,实现“一网运行、一员多用、全域覆盖”。网格员应用“网格E通”“雪亮掌上通”实现信息数据共享,实现基础数据信息和视频图像信息共建共享共用。

  "全科"网格在全区推进以来,党委政府能全面掌握基层动态,及时了解社情民意,及时服务基层群众,延伸管理末梢,消除各类苗头隐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构建基层治理新路径。(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