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28日电 (王哲)“干练、豪爽、一个醉心于四川有着600多年年白酒历史文化的永乐古窖‘超级创客’”。近日,“酒都宜宾浓香天下——全国主流媒体走进长江‘零公里’最优酿酒生态圈采风活动”采风团走进永乐古窖,宜宾永乐古窖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伍倩雯给采访团留下了深刻印象。

据了解,伍倩雯,原本是一个低调的企业家,从广东地产行业到四川白酒行业,是偶然也是必然。2016年,为响应国家倡导,推动东西协作扶贫项目工作,伍倩雯和几个商业伙伴相约到四川宜宾考察扶贫产业,偶然间听到了红楼梦酒厂的情况,虽然没有想要参与酒厂的想法,但“红楼梦”这个名字却深深印在了心里。

在翻阅酒厂资料时,伍倩雯了解到,酒厂内曾挖掘出明代糟坊头窖池遗址,历史可追溯到永乐年间,且糟坊头遗址是“迄今为止使用年代最早、要素最全、最单纯、出土文物品级最高的酿酒作坊遗址”,在2012年作为中国八大白酒老作坊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当我在红楼梦酒厂的地藏酒窖里品尝了30年的藏酒、了解了它的制作工艺以后,我忽然觉得这不仅是一款好酒,更是一种文化,一定要把这么好的东西传递出去,要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白酒,知道中国白酒的魅力所在。”正是这样的念头支撑下,伍倩雯毅然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对红楼梦酒厂实行并购。
2018年初,宜宾永乐古窖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宜宾县注册成立,伍倩雯任酒业公司董事长,同拍档郭浩标一起以广东永乐古窖的名义和政府签署20亿元战略协议,开启对红楼梦酒业重要资产的战略并购和重组。
既然要做,就要脚踏实地。传统五粮酿酒工艺复杂,工序繁多,经过100多道古法工序才能成就一瓶好酒,永乐古窖传统酿酒工艺历经600多年的传承,在2014年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准确熟悉酿酒的每一道工序,伍倩雯一头钻进酒厂跟随有着40多年酿酒经验的师傅学习酿酒,从挑选原粮到出酒摘酒,学习品鉴不同风味、不同年份的白酒,经过不断努力,成为永乐古窖非遗酿酒工艺的第11代传承人。
作为《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存的“双遗产”传承者,她对四川宜宾永乐古窖寄予着的是骨子里的传承使命,她也在用实际行动印证着这一切。
为了更好地诠释永乐古窖历史传承,永乐古窖计划在保护的前提下行维护性开发,让古窖池焕发出新生机。通过建设永乐博物馆全方位展示老作坊遗址和永乐古窖的古法酿酒工艺,将传统酒文化与非遗酿酒工艺更生动、具体地呈现出来,以古文化焕发新活力的方式进一步助力宜宾酒文化的繁荣发展。
走进酿酒车间,浓郁的粮食香、酒糟香气扑面而来,车间内的酿酒师傅身着短衣在高温中挥洒汗水,放眼望去每一道工序都是人工操作。为传承永乐古窖传统酿造技艺的非遗工艺,保证酒体风味,车间内一直采用传统手工方式的老工艺酿造生产,以双手温度酿造传世浓香。
在现场,一款时尚、简约大方的产品也深深地吸引了采访团,从设计包装上和口感上,全面诠释着永乐古窖与现代年轻人消费的完美结合,这是伍倩雯大手笔又重细节的特别之处。
在厂区内,除了正在进行生产的酿造车间外,还有正在进行改造升级建设的新厂区。这些进行建设的新区域是厂区整体升级改造项目中的一部分。在并购重组红楼梦酒业重要资产后,永乐古窖计划对所有资源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和改造,围绕集科研、生产、灌装、销售与服务为一体的建设目标,力求为消费者打造正宗多粮浓香白酒的综合性体验平台。
目前厂区生产建设内容已经基本完成,接下来将重点在文化建设方面进行升级,预计明年3月文化园区将正式启动文化板块建设。规划建设永乐博物馆和非遗文化小镇,结合小镇打造特色餐饮一条街、酒文化互动体验一条街、非遗文化文创产品一条街、历史记忆一条街,将其建设成为独具特色的4A级非遗文化景区,重现岷江公馆坝地区的酿酒繁荣景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