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29日电 (汤雁)过去五年,冕宁经历了脱贫攻坚、稳定经济增长、森林草原防灭火等重大考验,遭受了新冠肺炎疫情、“6·26”特大暴雨的严重冲击。冕宁县扛起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交出让党和国家放心、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实现,“十三五”任务圆满收官,“十四五”征程开局顺利,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
五年是节点,更是新的开始。
站在开启冕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历史起点上,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深刻变革中,如何在发展征程上勇立潮头?如何在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中精准布局?如何在西昌、德昌、冕宁同城化发展中彰显城市魅力?
10月28日开幕的中国共产党冕宁县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给出了答案。
且看冕宁如何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奋力闯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聚焦产业升级
县域经济发展高质量
未来五年,冕宁县立足产业兴县,力争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增速稳定在全州“第一方阵”。到202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保持7%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0%以上,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20︰45︰35。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凉山州县域经济最具活力示范区。
——构建形成先进材料产业、能源产业、食品产业、新型建材四大支柱产业和数字经济“4+1”现代工业体系,完善以稀土经济开发区为引领的“一区多园”空间结构,做大做强稀土、建材、水能电冶、黑色有色金属、农产品加工五大产业集群。加大新型材料建设、应用,积极对接协鑫集团落户冕宁发展颗粒硅新型材料。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力争风能、光伏年发电量1亿千瓦时以上。加强地企合作,支持相关企业全力“抢滩”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综合能源开发基地和新型建材产业基地建设。力争到2025年,经开区规上企业达到20家以上,每个区域培育2-3个带动企业。
——坚持红色为引领的文旅产业带动第三产业,紧紧抓住全省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和“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机遇,系统开发“红色资源+”系列品牌,精心打造冶勒、彝海、安宁湖、灵山、卫星发射基地等“农文旅”阳光生态走廊和康养旅游度假精品路线。力争到2025年,创建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1个。深化住房制度改革,促进房地产与县域旅游、康养产业有机结合,推动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大力提质现代农业。坚持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齐头并进、富民产业与创税产业共同发展。紧扣“7+2”现代农业体系,擦亮冕粳“147”、烤烟、生猪、油橄榄、冶勒绵羊、蚕桑、马铃薯等特色农业名片,夯实全国重要战略性优质烟叶基地,打造油橄榄国家级森林小镇。力争到2025年,创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5个,县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20个。

聚焦创新驱动
发动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创新”一词在此次党代会报告上属于“高频词汇”,36次的“出镜”量,足见冕宁对于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视。
会议明确提出,到2025年,冕宁县全社会研发(R&D)投入占GDP比重不低于全州平均水平,人才综合竞争力、营商环境走在全州前列。
——以建设稀土经济开发区为抓手,深度融入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实验区,加强稀土、特色农产品育种等关键领域科技攻关,提升资源综合利用科技水平。
——建设科技运用、技术成果、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加速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及产业化。实施重点产业人才集聚工程,大力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提升人才服务保障水平。力争到2025年,全县总体进入创新驱动发展阶段,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增幅、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速达到全州平均水平。
——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持续深化经济、国有企业和科学技术、农业农村等专项领域改革。深化土地、劳动力、资本等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健全要素市场运行机制。聚焦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健全金融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完善地方税征管体系。
——创新军地合作新形式,依托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完善军地协调、需求对接、资源共享机制,从爱国主义教育、科技创新驱动、文旅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应急抢险救援等各领域全方位推进共建共治共享。全力推进“航天小镇”建设,积极打造军民融合发展的典范。
聚焦乡村振兴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在冕宁的谋篇布局中,乡村振兴像一根扁担,一头挑着经济高质量发展,另一头挑着农业农村现代化。未来,冕宁县将继续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放在突出位置,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紧盯394户1627人监测户和31户128人掉边掉角户进行定期监测、分类帮扶、动态清零。
——研究制定有效衔接“1+4+19”工作方案,统筹抓好乡村特色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项目建设。
——扎实抓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大力盘活乡镇和村集体公共资产,优化乡镇编制资源配置,探索构建“权责一致、财事匹配”的机制。赋予乡镇在产业发展、项目招商、区域合作等方面更多主动权。积极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推动党的组织体系与基层治理体系有机融合。
——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丰富乡村经济业态,推动要素资源向农村聚集,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
聚焦绿色发展
让群众幸福感成色更足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
未来五年,冕宁县将坚持绿色发展,统筹城乡融合,全力打造攀西地区高品质宜商宜居宜业宜游魅力地。
——着力构建以建设高品质县城为主,泸沽镇和漫水湾镇2个县域副中心为辅,复兴镇、彝海镇、棉沙镇、锦屏镇、里庄镇5个区域中心镇辐射带动其他乡镇齐头并进的“一主两副五中心”发展格局。
——依托航天文化、阳光康养、农耕文化、红色旅游元素,分类分区域打造一批旅游和种养业特色小镇、农文旅一体特色名镇、景区景点。借助全省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释放的政策红利,大力提升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落实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坚定不移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统筹做好工业、交通废气排放、矿山环境污染等管控治理,聚焦农村面源污染、农村黑臭水体、城镇污水处理等问题,系统推进全域水环境整治,持续开展环境问题整改落实和“大规模绿化冕宁行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决抓好中央、省州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积极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县。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设身处地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义务教育“双减”政策,大力推进智慧教育建设,优化城乡教育资源布局,提升改善办学条件。加快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城乡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大力推进智慧医疗建设,切实推动“以病人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
——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成效。全面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用好冕宁“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名片,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融合发展。
——抓紧护林防火,坚决打赢翻身之仗。始终树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严格落实中央、省州决策部署,抓好宣传动员与形成防灭火统一意志相结合,减少林下可燃物承载量与乡村振兴相结合,五周五缘清理与乡村环境整治相结合,计划烧除与以水灭火综合演练相结合,科学指挥体系与数字化建模、信息化处理相结合,及时发现与快速反应相结合,队伍建设与发展第三产业相结合,组联保、十户联保与基层治理相结合等“八个结合”,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举全县之力坚决打赢打好森林草原防灭火翻身仗。
聚焦党的建设
夯实高质量发展政治保证
“办好冕宁的事,关键在党。”党代会上,冕宁县委书记马小宁强调,纵深推动全面从严管党治党,为冕宁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坚定政治方向,持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健全完善常委会“第一议题”政治学习制度,严格落实中心组理论学习、党政领导干部读书班学习教育制度,深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推动人才工作提能增效、扩大增量。践行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强化党委班子集体把关,在乡村振兴、重大项目推进、森林草原防灭火整治、防汛防地灾等急难险重任务中锻炼和识别干部。深入实施干部队伍能力素质提升工程,加强领导班子专业能力和功能结构优化管理。
——坚持以抓党建促基层治理为统揽,分类推进农村基层、城市社区、国有企业、学校、“两新”等领域党组织建设,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充分发挥第一书记“尖兵”作用,切实加强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工作,引导党员干部改进工作作风,打通联系基层群众“最后一公里”。
梳理报告,干货满满,擘画蓝图,催人奋进。
今天,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大潮下,冕宁县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锁定“产业兴县、创新强县、文旅活县、生态靓县”总目标,扬帆起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