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广元朝天区巧借“东风”育人才 走好乡村振兴路
2021年11月30日 16:21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30日电 (侯正才  刘旭)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今年以来,广元市朝天区抢抓东西部协作机遇,与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千里携手,共育共享人才资源,通过柔性借“智”、交流取“经”、合作用“力”,开辟人才交流培育新渠道,持续夯实乡村振兴人才支撑。

  实施“三大制度”柔性借“智”

广元市朝天区中青年干部赴浙江学习。刘旭 摄
广元市朝天区中青年干部赴浙江学习。刘旭 摄

  “讲座很有意义,让我深刻了解了建设乡村的标准和意义。”“我将立足实际,做好乡村规划,建设美丽乡村。”……近日,广元市朝天区邀请了杭州市政协常委、市农业农村局二级巡视员娄火明,为全区村(社区)常职干部,以及乡村振兴相关部门中层以上干部授课,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娄火明是朝天区聘请的“周末工程师”,讲座中,他以《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从怎么看、怎么干两个方面对美丽乡村建设作出了细致的讲解,对朝天区今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重大乡村振兴工程项目,提供了非常有意义的参考价值。

  如何借“智”滨江,助力朝天发展?

  今年以来,朝天区实施“三大制度”,柔性借“智”,一是“首席专家”制度,聘请了7名浙江专家教授为“周末工程师”,助力科技成果转化;二是“常任讲师”制度,签约6名讲师,常态化举办专题讲座;三是“青蓝结对”制度,将滨江教师和朝天新教师结对,帮带新教师快速转变角色,掌握教学技巧。

  据悉,通过两地的不断深入交流,目前朝天区已转移转化技术成果4项,累计培训干部600余人次,成功结对18名新教师,开展公开展示课13堂,为朝天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人才活力。

  筑建“三个基地”交流取“经”

  “受益匪浅,涨了知识,开阔了眼界!”今年10月,朝天区2021年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走进杭州市,来自浙江大学的专家教授为学员们授课。同时前往杭州市滨江区、台州市等地开展现场教学,考察学习浙江成熟模式的产业发展,体验真实的项目案例。

  为了提升干部人才的能力和水平,朝天区与滨江区积极协作,将浙江大学作为朝天区年轻干部铸魂工程培训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教学基地;将滨江西兴街道、长河街道、浦沿街道以及滨江区委宣传部等6个党政部门作为跟岗实践基地;将滨江互联网小镇、物联网小镇等10余个教学点作为考察基地。

  “到这些基地交流考察学习,不仅开拓了干部人才眼界和思维,也给朝天带回来了先进理念,促进了发展。”朝天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已累计培训党政干部160余人次,选派6名专业技术人才长期挂职,一对一学习滨江先进理念。

  “挂职学习,让我学习到了很多先进理念。”今年10月—11月,李家镇第一卫生院的杨岸林赴滨江区长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学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操作模式。一个多月的挂职期,他“争分夺秒”,克服困难,边学习、边总结,深入了解卫生制度的先进理念,为朝天的卫生事业发展带回来了好经验、好做法。

  签约“三项协议”合作用“力”

  “杭州来的专家给我查了血压,还给我送了治疗高血压的药!”近日,朝天区携手滨江区医疗专家团队走进水磨沟镇开展“感党恩·走基层,滨江—朝天心连心”系列活动,将优质医疗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活动现场,医疗专家为群众进行了测量血压、彩色超声、听诊心肺等检查,耐心解答就诊群众提出的问题,针对不同病症和个体差异为群众提出诊疗建议,并免费发放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眼疾等8类病症的药品。

  为了让朝天群众看病方便、看得好病,朝天区与滨江社发局签订“卫生健康合作协议”,启动“滨江之光”白内障救治项目,开展义诊活动4场,义诊700余人次,免费为35名白内障患者提供手术治疗。完成中医疼痛科建设,累计治疗疼痛患者上千例,有效率100%。

  此外,还与滨江教育局签订教育协作协议,开展“情满朝天”助学行动、“共绘亚运梦想”圆梦活动,接受社会捐赠助学资金、物资100余万元,惠及学生2000余人。与滨江宇视科技、笨鸟科技等企业签订企校合作协议,探索建立合作特色班,完成5个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为朝天区职业学校学生提供机械制造、后勤服务等领域就业岗位1154个。(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