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绵阳梓潼双板镇:“慧眼工程”助力实现基层智能治理
2021年12月03日 10:18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3日电 (记者 杨勇)“在外务工的村民吴加顺打开手机查看家里情况,发现女儿癫痫病发作,倒在自家院坝边,吴加顺马上打电话联系邻居,邻居及时帮忙将女儿送到医院救治,脱离了危险。”近日,绵阳市梓潼县双板镇相关负责人说,得益于“慧眼工程”的建设实施,为农村建立起立体式、全天候、无死角的基础防控网,基层治理工作从传统的“人防”上升到“技防”,全面提升了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和风险防控水平。

 “慧眼工程”监控平台。 梓潼县委宣传部供图
“慧眼工程”监控平台。 梓潼县委宣传部供图

  据了解,自2020年以来,双板镇通过建设实施“慧眼工程”,以雪亮、慧眼为载体,极力构建点、线、面立体的智慧乡村治理新格局。双板镇6个行政村共建设慧眼监控点位803个,村级治安联网监控平台6个,镇级综治联网监控平台1个,实现了镇村两级平台全覆盖。

  双板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慧眼工程”建设中,双板镇政府与中国电信梓潼分公司合作,通过“政府补一点、企业出一点、群众付一点”的补助机制,形成“政府+企业+群众”三方共建模式。

 “慧眼工程”监控平台。 梓潼县委宣传部供图
“慧眼工程”监控平台。 梓潼县委宣传部供图

  政府充分发挥主导功能,通过整合镇派出所、合并村办公场所,建设了“慧眼工程”管理平台中心7处。整合社区常职干部、镇村网格员、公益性岗位人员,通过专业技能、安全保密等业务培训,签订监控人员保密协议的人员到平台管理中心负责日常管理。辖区内科学合理布局点位,搭建平台,实现公共管理信息化。针对特别重要的公共点位,采取使用农户网络,镇政府出资补贴农户监控设备及网络费用,无法覆盖的公共点位由镇政府出资新建。通过专业企业搭建软硬件平台,实现共建社会治理基础设施,在获得市场好效益的同时,助力提升政府治理效能,增强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双板镇启动“慧眼工程”建设后,目前已开通镇、村两级平台,鼓励引导广大农村群众在房前屋后、家庭农场、产业基地等区域安装视频监控527户。

  今年7月,降雨量超过以往,村民陈金昌打开手机APP查看柏树堰的水位情况,发现水位高于安全水位,对堰埂有危险,马上联系村干部,村上及时组织青壮年劳力和机械连夜开缺泄洪,及时排除了险情。

  此外,村民还可以通过手机APP对住房财产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控,镇、村平台可对采集数据进行采集调看、储存回放,彻底改变以往农村因地广人稀、居住分散造成的犯罪线索来源少、侦破难度大的情况,维护了良好社会治安秩序。

  借助“慧眼工程”实时监控、对讲等功能,外出务工人员通过系统实时了解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开展亲情互动,减轻牵挂之情、解除后顾之忧。

  利用“慧眼工程”远程监控,实现农村可视化“全覆盖”后,运用于农业生产,可及时监管产业基地生产及设施状况,提升农业智能化水平。运用在巡查排查中,可随时监看农村人居环境,及时掌控地灾隐患、洪涝灾害、森林火险、秸秆禁烧等动态情况,统一分析,提前预警,高效处置,提升工作效率。

  双板镇积极探索利用“慧眼工程”建设,实现了基层智慧治理,努力打造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和开放共享的基层管理服务平台,建立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协同”的基层治理体系,提高了基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助力乡村治理效能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