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贷”动村民致富 助力乡村振兴 ——邮储银行金融“活水”助力凉山乡村振兴侧记
2021年12月03日 20:16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韩金雨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3日电 题:贷动村民致富助力乡村振兴——邮储银行金融“活水”助力凉山州乡村振兴侧记

  作者 唐潇 彭永生

  为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近年来,邮储银行凉山州分行坚守服务“三农”、城乡居民和中小企业的战略定位,抓住乡村振兴机遇,深耕农村市场,由服务“小农户”向服务“大三农”全产业链金融转变,已成为凉山州服务“三农”的金融主力军,用金融“活水”浇灌地方经济发展。

邮储银行喜德县支行信贷客户经理查看藤椒长势。
邮储银行喜德县支行信贷客户经理查看藤椒长势。

  党建引领扶贫之路  铺就村民“致富路”

  “当年出去打工,确实是因为穷得没得办法,后来娃娃大了,加上西部大开发和家乡脱贫攻坚正热火朝天的实施,感觉回家乡也有很多发展的机会……”今年45岁的海来木乃是喜德县鲁基乡坛罐窑村4组土生土长的村民,2001年外出到浙江打工。2015年,他怀揣多年打工积蓄下来的30多万元回到家乡,希望用多年积累的资金和眼界,一展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刚回到家乡,海来木乃拿出打工积蓄中的20万元,承包了一大块土地种植蔬菜,然而,由于缺少种植技术和市场调研,仅凭一腔热情仓促上马的这个蔬菜种植项目,在两年多的时间让他的投入全部打了水漂。

  “那时真的是愁得睡都睡不着!”尽管第一个项目失败,但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海来木乃将剩下的一点积蓄全部用来在10多亩自留地上尝试种植藤椒。看着自己种植的藤椒长势一天比一天好,但却没有了后续资金继续投入,“真的天天焦头烂额”。

  就在海来木乃一筹莫展的时候,邮储银行喜德县支行正针对喜德县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劳动者文化素质差、产业基础薄弱、信用环境不好等现实问题,派出以支行全部7名党员为骨干的“服务队”,深入喜德县各乡镇实地宣传金融政策,上门现场受理业务,收集贷款申请。

  海来木乃因为各方面条件均符合要求,也有幸成为了邮储银行众多信贷资金支持受益人中的一员,成功拿到了15万元的返乡创业担保贷款。

  “邮储银行这15万元对我来说,简直就是雪中送炭!”海来木乃说,有了从邮储银行贷来的后续发展资金,自己终于“缓过了气来”,并一年比一年发展得更好。

  如今海来木乃已带动周边的藤椒种植户成立了藤椒种植合作社,整个鲁基乡在他的带动下花椒种植面积达到7000多亩。作为喜德县花椒行业商会秘书长的海来木乃很有底气地说,“今年是藤椒正式产出的第一年,我们整个合作社纯利润大概有30多万元,再过两三年,预计利润将达到300多万元,我自己的200亩藤椒也将给我带来9万多元的纯收入。”

  正是在海来木乃的示范带动下,整个喜德县已将花椒产业作为全县农业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产业,全县花椒种植面积已达3万多亩,还有进一步扩大发展规模的趋势,花椒产业逐渐成为喜德县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的一项支柱产业。

  喜德县曾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地区,邮储银行喜德县支行勇担责任,以党建为引领,凝心聚力助推喜德县脱贫攻坚。

  邮储银行喜德县支行副行长禄军说,过去的三年,喜德县支行已为包括3个生猪花椒扶贫示范基地、20个生猪代养扶贫示范点、4个藤椒产业扶贫种植基地等在内的种植养殖基地和产业示范点累计发放扶贫贷款819余笔,贷款金额3818.6万元,惠及贫困群众700余户、3400余人,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认可和欢迎。

  金融活水惠农助农  支持山乡特色产业发展

  盐源苹果以皮薄、肉嫩,口感香甜,果大、色鲜、味美、无污染,独特的“糖心”品质而著称,并于2010年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在盐源县,苹果收入已占到果农家庭总收入的80%以上。

邮储银行盐源县支行工作人员走访苹果种植基地。
邮储银行盐源县支行工作人员走访苹果种植基地。

  “这次我在邮储银行申请了30万元贷款,这个钱全部用来收购周边散户果农的苹果,进一步扩大苹果的统购统销规模……”记者采访时,盐源县国云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曹万松正忙碌地在自己的大型苹果储藏仓库,指挥着苹果的装箱和装车,准备发向全国各地的批发市场和商超。

  2014年,30岁的曹万松辞去在成都的工作后回到盐源老家,开始接手自己家几十亩苹果园的种植和经营管理。此后的几年中,他带领乡亲们成立了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成规模的种植、养护、管理和销售,使他们的苹果生产和经营规模越来越大。

  “这几年,为了种苹果,我在邮储银行有过3次贷款,2018年第一次贷了8万元,主要用在了人工工资和苹果包装上;去年贷了20万元,主要用来修建苹果仓库和办公场所……”曹万松说,如果没有这几次贷款资金的注入,要想达到现在的生产和经营规模至少要延迟两年以上。“现在我们合作社年产苹果达到400多万斤,加上对周边200多户果农的苹果进行统购、统销,一年苹果总销售规模在800-1000万斤之间。”

  “目前,盐源全县种植苹果达49万亩,需要改良品种的就有15万亩,去年我们支行还配合县农业农村局牵头的全县苹果品种改良调研,得到了盐源县政府的大力支持。盐源县政府出资2000万元作为担保基金,由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邮储银行盐源县支行共同签署协议落实盐源县苹果改良担保贷款,成为全县第一家签署合作协议的金融机构。”邮储银行盐源县支行副行长刘权说。

  据了解,邮储银行在盐源县的助农贷款中,苹果产业占比达80%-90%,以前由于贷款产品的原因,大多只能贷几万元,现在邮储银行与四川省农业信贷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合作的“惠农快贷”产品,最高可贷200万元,完全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种植和养殖户对资金的需求,尽可能帮助他们发展产业,实现致富。

  无论是喜德县藤椒种植大户海来木乃,还是盐源县苹果种植大户曹万松,都是通过与邮储银行的“良缘”实现了特色产业的发展,这也正是邮储银行凉山州分行以金融“活水”助力乡村振兴的真实写照。(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