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绵阳三台:探索“网格化”工作法 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
2021年12月20日 15:01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20日电 (记者 杨勇)北坝镇位于绵阳三台城北新区核心地带,是三台县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全镇幅员面积84.4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7万人,辖10个村、5个社区。自“听音问廉大走访”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北坝镇在市纪委、县纪委的关心指导下,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惠民政策落实等重点工作,探索“网格化”走访工作法,确保走访全覆盖、无死角。

  北坝镇党委书记肖任富介绍,通过前期摸排,该镇10.7万常住人口中就有31086户80409人是需要走访的对象。“面对这么大的工作量,我们采取‘网格化’工作法,根据各辖区的人口、地理位置及工作人员情况,将15个村(社区)划分为170个网格,每个网格平均472人,明确由镇班子成员负责牵头走访各自分管的部门及联系的村(社区),机关干部全部下沉到各村(社区),村(社区)‘两委’成员和网格员牵头负责走访辖区内的群众,组成‘一机关干部、一村社干部、一网格员’的3人走访小组,确保走访责任落实到人。”肖任富说,同时,按照“第一年50%、第二年30%、第三年20%”的比列将走访任务按年度进行分解,确保到2023年全面完成走访。截至目前,北坝镇已走访机关干部141名,村(社区)党员干部群众家庭13146户,累计走访对象39065人。

  “在走访过程中,我们对群众的问题意见建议即问即答,即说即解决,让不少问题现场得到回应,需要我们集体研究、跟踪督办的,我们就将问题记录下来整理成台账,采取动态管理的方式,完成一件销号一件。”肖任富介绍,截至目前,已收集群众问题92个,完成处理78个,收集群众意见建议97条,已答复和处理93条。

  根据不同人群、不同网格的实际情况,北坝镇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走访。“我有个走访对象叫张婆婆,老人70多岁了又不认字,我在走访中就和她拉家常,问村上的干部关不关心老年人的生活,她平时有事情找到村上办理起来方不方便,村上在方便老人生活方面还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婆婆跟我说了很多,她非常开心我来找她聊天。”肖任富说,摆龙门阵的方式比较接地气,让群众更愿意敞开心扉反映问题,更容易加深干群之间的鱼水情谊和互相了解。

  除了拉家常摆龙门阵的方式,广大党员干部灵活利用有效时间深入社区、企业等地进行集中走访,对于上班族等白天不在家的,就利用下班时间走访。同时,为保证网格员走访效率,会提前电话或微信预约,在家的就走进家里面对面交谈;对于不在家的,在不打扰正常工作生活的基础上,通过电话与他们交流。

  听音问廉,起点在“问”,重点在“办”。北坝镇建立了“走访对象”“意见建议”“问题解决”三本台账,走访人员详细记录走访情况以及收集的问题意见,每周汇总各个网格走访情况,并将问题进行分类,对类似于排洪沟不畅通、垃圾转运不及时等当下能够解决的问题,立即予以解决。

  由于及时收集解决群众的问题,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从“听音问廉大走访”行动开始以来,北坝镇信访量大大降低:从今年3月起到目前为止,北坝镇纪委收到的和县纪委交办的信访件为6件,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40%。由此可见,开展“听音问廉大走访”活动,切实达到了提前介入、化解矛盾的目的。

  接下来,北坝镇将继续把“听音问廉大走访”专项行动作为党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观察哨”,检验党员干部作风的“风向标”,创新形式、加大力度,一体推进走访问廉、解决问题、宣传引导,不断推动听音问廉大走访行动走深走实,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