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在平凡岗位发光发热 西充燃气安全员筑牢“安全墙”
2021年12月22日 14:48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22日电 (衡欢)在西充县城乡燃气抢险现场,总是雷打不动地出现袁小林的身影。他一身褪色的蓝色工装,头戴安全帽,常年卷起的裤腿中沾满泥土。

  袁小林是西充爱众燃气有限公司运维管理部焊接组组长,1995年开始便投身于天然气管道安装和抢险一线工作。26年如一日,作为一名企业员工,他勤恳尽责,做好“传帮带”;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不忘初心,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勤学苦练  西充爱众“第一焊”

认真工作的袁小林。衡欢 摄
认真工作的袁小林。衡欢 摄

  1995年,袁小林加入西充县天然气公司后,就投身管道电焊工作。为了尽快掌握管道焊接工作,白天,在实际操作中他向老师傅们虚心请教学习,记下技术要领,晚上,在灯光下他不断钻研理论知识,总结工作经验。

  “26年来,袁小林参与了西充县域各类中低压管道的安装工作,累计完成近1000公里管道焊接工作。”西充县天然气公司相关负责人说,袁小林凭借多年来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精湛的焊接技术,大家都称他为西充爱众“第一焊”。

  同时,袁小林多次带队代表公司参加技能比武活动,取得个人和集体奖项;为公司发展献言献策,多次获得年度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维修抢险  奋勇当先“领头羊”

袁小林在燃气抢险现场。衡欢 摄
袁小林在燃气抢险现场。衡欢 摄

  翻看袁小林的记录本,泛黄的纸张上每一次抢险任务历历在目。当问到工作以来对哪次抢险任务印象深刻时,袁小林讲起了几年前的一次抢险工作。

  2016年春节前夕,在进行“通球作业”时,球被卡在西充县多扶镇山上的某处管道内,导致全县停气。接到抢险任务后,袁小林立马带上工具奔赴现场。

  “经过测算,当时球被卡住的位置大致在500米范围内,但是精确位置不得而知。”袁小林说,他依次在100米处的管道上开口检查是否有球通过的迹象,确定大范围后,再减小开口距离仔细查找。

  连续10多个小时的“苦战”,结束任务的袁小林已变成了一个“泥人”。而他却露出灿烂的笑容:“只要能恢复管线畅通,让全县人民过上欢乐愉快的春节,苦点累点不算啥!”

  资源利用  “抠门的袁师傅”

  “袁师傅技术过硬,工作认真,还有点抠门。”在西充爱众运维部办公室里,总是能听到同事们这样评价袁小林。

  “旧管收起来,下次还能当护管用。”“用完发电机及时关掉,不能浪费。”……日前,西充县胜利桥路段的燃气抢险现场,袁小林又展示了他的“抠门语录”。原来,同事们所说的“抠门”,是在戏称袁小林对资源的回收利用和日常的资源节约习惯。

  据悉,由于袁小林日常的回收利用和资源节约,每年为公司节省汽油300余公升、焊条50余公斤,节气2万余立方,节省资金5万余元。(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