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乐山:推动改革迈出新步伐 创新发展谱写新篇章
2022年01月04日 11:20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1月4日电 (粟秋雯 岳依桐 汤雁)近期圆满落幕的乐山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对乐山市过去五年的政府工作进行了梳理总结,同时指明了未来五年发展的“345”工作思路,即聚焦“三大任务”、优化“四区布局”、实现“五个提升”。

大美乐山。(乐山市委宣传部供图)
大美乐山。(乐山市委宣传部供图)

  聚焦建设全省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中国绿色硅谷”、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是乐山市未来发展的“三大任务”。乐山作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文旅产业亮点纷呈,不仅成功创建了天府旅游名县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夜游三江、“烟火嘉州城”、上中顺特色街区等旅游景点的竣工亮相,更加完善了乐山的文旅产业体系,乐山成为能够充分体验巴蜀文化的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

大美乐山。(乐山市委宣传部供图)
大美乐山。(乐山市委宣传部供图)

  近五年来,乐山市坚持稳中求进,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经济总量晋档升位。去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总量从全省第9位提升至第8位。

  推动改革迈出新步伐,坚持创新发展一直是乐山坚持的目标,过去五年来,乐山创新能力稳步提升,科技加持的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活跃,微信支付、网购快递、直播带货等融入民众日常生活,网络交易额近500亿元,是2015年的2.9倍。

大美乐山。(乐山市委宣传部供图)
大美乐山。(乐山市委宣传部供图)

  城乡建设是展现协调发展的重要一环,乐山实施两轮交通攻坚大会战,融入全国高铁网,基础设施显著改善,所有乡镇和建制村100%通硬化路、通客车。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农村自来水得到来大规模普及,光纤宽带也实现了村村通。

  为了做到可持续发展,建设“中国绿色硅谷”,乐山坚持绿色作业,在进行“脏乱污”整治行动后,污染防治取得明显成效,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通过验收,生态环境状况指数稳居全省第二,“窗含峨眉、鸥逐三江”的景象频现嘉州城,呈现出发展环境不断改善的全新态势。

  开放、共享,互利合作才能拓展新空间。乐山抓住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与重庆武隆、南川等地签署多项战略合作协议,携手组建巴蜀石窟文旅走廊联盟等平台,成功争取实施部分国家外国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除此之外,“乐山造”产品出口覆盖国家也逐渐增多,国际友好(合作)城市、友好景区也从9个增至24个。

  社会治安安全感指数是民众获得幸福感安全感最直观的体现,近三年来乐山均居全省前列,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禁毒人民战争取得重大成果,获批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在新冠疫情防治方面,乐山持续打好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硬仗,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发病率全省最低,疫苗接种实现应接尽接。

  为了推进民众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自身建设进程,乐山政务服务国家级标准化试点圆满完成,在该一体化平台上,业务被进行了整合联通,“一网通办”能力明显提升,“心连心”服务中心也随之创建,架起了党委政府和人民的“连心桥”,“心连心”服务获得全国表彰。

  乐山市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落地落实,全面贯彻落实四川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部署和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施旅游兴市、产业强市战略,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加快建设全省区域中心城市、“中国绿色硅谷”和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乐山新篇章。

  在未来五年,乐山市将进一步提高经济实体,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任务,建设区域综合交通枢纽、畅通航空航运网,奋力打造区域中心城市;建强先进制造业体系,壮大制造业集群,加快数字化赋能,提升现代农业水平,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发展;全面提速绿色转型,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狠抓节能降碳,发展低碳经济,打好净土保卫战;提升治理效能,加强市域社会治理,提升风险防范能力;完善现代服务业体系,推动旅游“品质革命”,构建“一域两圈”,推动消费扩容提质;提升幸福指数,抓好就业促进和社会保障,力争让民众生活更加幸福。(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