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汶川县再次荣获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
2022年01月07日 14:54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1月7日电   近日,中共四川办公厅印发《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表扬2020年度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的通报》,全省共计16个县(市、区)获评先进。汶川县成功获评“2020年度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这也是继荣获2018年度四川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后的第二次上榜。

  根据表彰名单,此次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区)评定分为城市主城区、重点开发区和农产品主产区县、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四大类别,汶川县在重点生态功能区县之列,是阿坝州唯一入选的县。长期以来,汶川县始终秉持“生态立县”的发展理念,努力探索民族地区绿色发展之路,担负起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优质生态产品方面的特殊责任,以“2%的土地支撑经济发展,98%的土地守望绿色家园”,努力让汶川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让岷江之水造福这方土地、惠及成都平原2300万人。

  突出生态功能价值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最近,汶川县在开展大熊猫样线监测和雪豹样线监测中,多次拍摄到大熊猫、金丝猴、小熊猫、绿尾虹雉、红腹锦鸡、豪猪、岩羊、羚牛、林麝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世界性易危物种。

在四川草坡自然保护区安置的监控设备发现野生大熊猫。汶川县委宣传部供图
在四川草坡自然保护区安置的监控设备发现野生大熊猫。汶川县委宣传部供图

  汶川县全面启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工作,实施天然林保护、干旱河谷生态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森林蓄积达4318万立方米、林地保有量达482.36万亩。大熊猫国家公园汶川(卧龙)入口社区全面开放;岷江流域全面禁捕有序实施,成功举办“生态紫水·福泽天府”增殖放流活动,荣膺“2020中国净水百佳县市”,森林覆盖率维持在56.85%,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县。

  汶川县统筹推进城乡环境、水域环境、路域环境、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全域环境综合整治,大力整治提升旅游公厕,完成垃圾填埋场升级改造,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县城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标率100%,岷江流域出境断面水质常年保持在Ⅱ类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突出生态经济价值培育绿色产业优势

  2020年11月24日,在汶川县威州镇高半山禹碑林村,村民杨熊家里的养殖场迎来了生猪出栏的日子。一大早,10余台运送生猪的车辆就停在了道路两旁。猪场内,一头头肥猪在工作人员的驱赶下,有序走上运输车。2019年,杨熊投资120余万元在村里建起了占地2亩的现代化标准养殖场。养殖场建成后,目前已经出栏三批次生猪共1650余头。“我们现在跟公司合作,年收入能达到10多万元。”杨熊高兴地告诉笔者。近年来,汶川县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和价值,精准定位、筑巢引凤,招商引进正大集团,发展集仔猪繁育、商品猪生产、饲料加工、屠宰食品加工为一体的生猪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项目。目前,全县已建成投产种猪场400头1个、1200头1个,正在建设威州万村5000头种猪场1个,另外水磨镇白果坪村6000头种猪场、漩口镇集中村1.2万头种猪场正在开展熊猫影响评价、环评、林勘、土地流转协调等前期工作。全县建成规模育肥代养场76栋,正在新建规模育肥代养场38栋,涉及贫困村14个、非贫困村18个。预计全部建成后,生猪年出栏具备25万头规模。

位于汶川县映秀镇黄家院村的现代化养猪场。汶川县委宣传部供图
位于汶川县映秀镇黄家院村的现代化养猪场。汶川县委宣传部供图

  汶川县坚持把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完善提升“6+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无忧·花果山、50万头生猪生态循环现代农业园区全产业链建设等项目加快推进,汶川县樱桃现代农业园区被命名为四川省四星级现代农业园区。2020年,全县特色小水果面积7万余亩,产量9万余吨,产值9亿余元。甜樱桃产量9180吨,销售收入4.87亿元,汶川甜樱桃、三江牛、汶川跑山猪等相继取得地理证明商标,“三品一标”产品证书达到18个,农业品牌不断提升。

  全县不断优化工业园区布局,兰溪-汶川鸿图飞地产业园挂牌成立,七盘沟绿色中小微科技园区建设有序推进。落实3500万元工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工业企业技改升级、发展壮大,培育规上企业5户。积极推进水电消纳政策落实,仁杰玻璃、中晟锂业、广兴锂电、神州锆业4户企业已纳入第一批水电消纳产业示范区建设试点政策的企业名单。全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78.83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22.98亿元,挑起阿坝州工业发展大梁。

  汶川县用好用活首批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水磨半山里、漩口无忧谷等特色民宿深受成渝地区欢迎,成功创建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高效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承办2020年阿坝州文化和旅游暨全域旅游发展大会,成功举办熊猫O2生态音乐季、汶川马拉松等配套活动,2020年接待游客675.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1.09亿元。

  突出生态服务价值建设美丽宜居家园

  “今天拿到了新房子钥匙,我真的很高兴,等装修好就可以住进去了。”拿到新房子钥匙的汶川县城区棚户区改造拆迁居民曹霞心情很激动。2020年8月11日,汶川县县城街心花园和广电两个棚改片区居民来到街心花园小区,领取新安置房钥匙。

汶川县城区棚户区改造居民住房安置房公开摇号选房。汶川县委宣传部供图
汶川县城区棚户区改造居民住房安置房公开摇号选房。汶川县委宣传部供图

  汶川县着力推进棚户区改造、旧城改造、健康绿道、三大入城口建设,实施城乡污水治理、“五化”“五美”工程,城市面貌焕然一新。2020年建成5G基站37个,投入2396.3万元实施县城人行道改造和美化亮化工程,加快建成产业特色鲜明、功能配套完善、生态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厚的新时代无忧城,成功创建四川省第五届文明城市,“我为汶川、汶川为我,身为汶川人、乐在汶川中”的汶川精神更加深入人心。

  汶川县深入“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建设,积极构建“民宿+”农村经济新业态,东门寨入选第二批“四川最美古村落”,水磨镇荣获四川十大避暑旅游目的地称号,乡村产业发展持续向好。农村“三大革命”持续推进,农村垃圾有效处理率达91%,卫生厕所达标率95.6%;粪污处理设施配建率100%,被确定为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县,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2020年,汶川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4.75亿元,三次产业结构由2019年的14.8:43.1:42.1调整为15.8:41.8:42.4,首次实现第三产业占比反超第二产业0.6个百分点,突破“二产主导”地位,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