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月18日电 (罗心平)2021年,泸州运管机构及道路运输行业立足新阶段、贯彻新理念、构建新格局,顺利完成创新发展目标任务,重点领域多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运输服务和示范创建工作获交通运输部充分肯定,道路运输工作凸显十大亮点。
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一创即成。2021年8月10日,泸州市被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商务部命名为全国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此殊荣全国仅16个城市,四川泸州与成都并列上榜,标志着泸州继2020年成功创建成全国综合运输示范城市后,再添一国家级荣誉。
国家公交都市顺利通过部级验收。2021年12月9日至12日,交通运输部国家公交都市验收专家组,对泸州市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开展验收时指出:泸州市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政府重视、特色鲜明、成效显著,基本构建起平安、快捷、绿色、智慧、全域、文明“六为一体”的公共交通运输服务体系,形成高铁与公交衔接、水路相济、快慢相宜、城乡统筹、多元一体的新格局。
城市绿色出行示范创建步伐加快。建立多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制定符合泸州市实际的创建实施方案,全市清洁能源公交车1200台。其中,新能源公交车达607台,超过车辆总数的50%,配套建设15个充电站,385根充电桩,年减少碳排放约3.2万吨,年节能1.3万吨标准煤。并着力打造“城市快捷公交系统+两江四岸旅游慢型系统,提高公交车绿色比例和舒适度。
公路运输总周转量位居全省前茅。今泸州市完成公路运输总周转量114387.713万吨公路,同比增长13.73%。其中,累计完成客运量3391.567万人,同比增长20.99%,累计完成旅客周转量177652.329万人公里,同比增长15.55%;累计完成货运量8679.522万吨,同比增长16.21%,累计完成货物周转量1126110.480万吨公里,同比增长13.70%。
重大节假日道路运输服务不断升级。春运40天,泸州市累计完成客运量3581万人次,同比上升58.1%。其中“春风行动+金通工程”一票制,发送返乡返岗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专车1688班次,接送新就业形态劳动者7.6万人次。同时完成今年所有重大节假日运输保障任务。泸州市运管局获全省道路运输春运工作先进单位表扬。
“金通工程·天府交邮通”建设持续发力。泸州市121个乡镇、1335个建制村全面实现“村村通”客车全覆盖,604辆“金通工程”小黄车,1407个招呼站牌通过四川省交通运输厅验收,完成新(扩)建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13个,开通泸县牛滩—玉峰、石马—宝石交邮合作线,龙马潭区邮政公司与泸州客运中心站签订交邮合作战略协议。江阳区、龙马潭区乡村运输“金通工程”样板线创建通过市级初评,初步构建起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
川渝省际公交开行出新出彩。自去年泸州市率先在全省开通双向对开的4条川渝“省际公交”以来,今年再开通泸县玄滩—重庆永川,泸县毗卢—重庆荣昌治安,合江榕山镇—重庆江津石蟆镇3条省际公交线路,惠及沿线25万人民群众,并开通全省首条“四渡赤水”红色旅游公交专线。6月28日,泸州市高铁站开通后,城市公交、巡网约出租汽车、定制客运实现了与高铁站、机场无缝对接、零距离换乘。
定制客运规范稳步发展活力增强。泸州市今年先后开通川黔首条泸州叙永—贵阳市,合江—泸州高铁站、合江—泸州机场定制客运班线。全市定制客运线路发展增至16条、车辆85台,实现了“门到门、点对点”优质服务。
客运重组改革转型升级茁壮成长。泸县玄滩运业、合江客运企业完成客运班线重组改革,从根本上解决了线路经营主体多、运力过剩、经营困难等问题,摸索出乡村运输客运+发展新模式,迈开了客运转型升级、“抱团取暖”、做大做强的坚定步伐。泸县成功申报创建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
党建引领队伍建设卓有成效。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泸州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三抓三实”作风教育整顿,提质增效专项活动,推出24项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与省厅运管局结成党史学习教育联动共建单位,成立道路货运行业党委会,拍摄“西部红色视频悟初心,优秀党史教育记录片”被市委组织部选中刊播,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表彰大会暨文艺演出活动,促进了各项工作相得益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