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新春走基层)自贡沿滩詹井村:产业旺 乡村兴 百姓富
2022年01月21日 13:20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1月21日电 (刘刚 王磊 张震宇)新春临近,在四川自贡市沿滩区沿滩镇詹井村,许多农户每天都在抢收羊肚菌,希望当地种植的美味能第一时间上到消费者的餐桌,也能在过年期间卖上一个好价钱。

采摘羊肚菌(王磊 摄)
采摘羊肚菌(王磊 摄)

  据悉,沿滩镇詹井村是一座因盐而兴、历史悠久的老场镇,古称“詹家井”。2018年,该村实现了全员脱贫摘帽,获得市级“四好村”、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省级文化扶贫示范村等荣誉称号。目前,詹井村按照“明思路、强班子、建机制、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把建好支部、培育能人作为重要举措,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走出了一条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之路。

产业兴旺(王磊 摄)
产业兴旺(王磊 摄)

  近年来,詹井村创新提出农业生态观光与乡村旅游相结合的发展思路,积极回引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同时引进了农业公司打造了2600亩的田园综合体项目、打造了詹井印象现代农业园、千亩大闸蟹养殖项目和千亩柑橘种植园。

  据詹井村养殖户李彬介绍,三年前,他就开始在这里搞种养殖业。作为农民创业者,这几年有了很好的收入,利润还在不断增长。各级都很支持自己创业,感觉相当满意,这一切都要感谢政府。

美蛙养殖(王磊 摄)
美蛙养殖(王磊 摄)

  据了解,2020年,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詹井村采取“集体经济+6组村民入股”的发展模式,成立詹家井本源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起了200亩羊肚菌产业示范基地。当年,全村集体经济实现收入上百万元,带动周边50余名村民就业。如今的詹井村发展势头强劲,花卉绿植、石径小道和谐相融;千亩大闸蟹、千亩柑橘林连片发展,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3万元。

千亩大闸蟹养殖基地(王磊 摄)
千亩大闸蟹养殖基地(王磊 摄)

  沿滩镇詹井村党支部书记李建说,通过羊肚菌的种植,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群众的土地进行流转增加收入,大家还就近务工,为全村乡村振兴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产业兴,乡村兴。”据沿滩镇党委书记张州介绍,2021年,沿滩镇坚持把乡村振兴与特色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让全镇80%以上的农民在产业链上增收、致富。通过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做优做强特色产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打造了生态西瓜产业园;以“村集体+专合社+农户+公司”的模式,规模发展了李子产业园;争取“绿色酿酒高粱项目”,收整撂荒地数百亩,以“村集体经济+成员土地折资入股”的经营模式,建成千亩高粱种植示范区;举办了“水木阳光玫瑰节”和“果立方葡萄采摘节”,带动周边农户增收2000元以上。下一步,全镇将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发挥好村集体经济的引领作用,持续推进小而精的产业加快发展,真正让每一个群众都能够增收致富。

  自贡市沿滩区农业农村局机关党委书记陈名表示,近年来,沿滩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主要把柑橘和花椒作为全区农业发展的主导产业。下一步,将以建设“全省乡村振兴先进区”为目标,优化产业布局和资源配置,加速推动沿滩乡村振兴高质量高品质发展。(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