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月28日电(吴平华 )资阳市于2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推进“2021年成德眉资同城便捷生活十大行动”主要成效及实施《成德眉资同城生活便捷行动(第二批)》有关内容。据悉,2021年,资阳聚焦“共建都市圈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打造便捷化市民幸福生活圈”目标,协同成德眉资各职能部门全力推动,“十大行动”齐头并进、十八个项目落地见效,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效应持续显现,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
“成资‘断头路’快速打通。”会上,据资阳市交通运输局规划统计科负责人江雄飞介绍,目前,成资大道资阳G321至成都界段已通车,成都境内简阳段(资阳界至成都都市圈环线高速段10.5公里,含东部新区400米)拟于春节前通车,机场南线东段(货运大道至成都都市圈环线高速)拟于2022年2月底前通车。另外,养资路、放高路乐至段已通车,万罗路已完成沥青下面层铺筑,预计2月底通车;云大路正在开展征拆工作;放高路雁江段正抓紧完成施工图设计。
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成资同城化发展中的重要内容。除“断头路”外,成资临空大道、成都东西城市轴线资简段和乐简段三个成资交通同城化项目已开工建设。3条快速通道的推进,将织密资阳与成都的交通路网,加强与天府国际机场的直接联系,有效带动雁江和乐至北部乡镇旅游、产业、经济发展。
“随着都市圈公共服务同城化发展,成德眉资间教育合作进一步加强。去年,4市学生通过屏幕,在同一片教育“云”下,免费共享优质资源。”据资阳市同城化发展工作局副局长周雪梅介绍,2021年,资阳新增伍隍中学等17所学校与成都中小学校结对共建,目前结对数已达116对。同时,实现安岳实验中学、乐至吴仲良中学等10所学校通过“网络直通班”共享成都七中网校资源,5000余名学生与成都七中学生“同步练习、同步测试”。
教育结对成果丰硕,医疗合作也成效显著。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等11家医院与省级、成都医院共建医联体,引进4名专家担任院长(副院长)、37名专家担任学科主任,到资阳坐诊专家共计1300余人次,47个科室加入成都都市圈专科联盟,带动新技术、新项目增加70余项,三、四级手术量增长约17%。
随着都市圈人才要素自由流动的日趋便捷,职工基本医保转移接续办理成为不少群众关心的民生实事。
2021年,成德眉资4市持续探索医疗保障公共服务均等化、优质化路径,从群众实际需求出发找准切口,从关切高频事项入手,制定《成德眉资职工医保关系转移经办规程》,通过建立业务专用通道,实现职工医保关系转移接续转入地线上直接办理,真正做到“一地申请、一次办结。目前已为1500余名参保群众办理异地就医备案业务。
周雪梅介绍,2021年,四市已实现职工医保关系转移接续“一站式”办理,取消资阳市参保人员到成德眉3市16家定点医院异地就医提前备案,住院和门诊特殊疾病治疗费用按本地待遇和相关规定结算支付。
社保服务协同能力也明显提升。累计发行三代社保卡9万余张,通过154个渠道签发电子社保卡173万余张,为全省之最;发放惠民惠农补贴48亿余元,惠及125万群众。
资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印表示,今年,还将全方位推进社会保障卡跨业务、跨地域、跨部门“通用”“通办”,努力实现“全服务上网”“全业务用卡”;推进线上线下“一卡通”应用向民生领域快速延伸;拓展成德眉资、成渝地区线上线下“一卡通”应用,打造同城办理“加速度”,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据透露,2022年,成德眉资4市有关部门共同梳理形成了第二批成德眉资同城生活便捷行动,立足补短板、提质量、促均衡发展思维,在第一批十大行动的基础上持续细化举措,明确重点实施“九大便捷行动”,完成23项具体工作任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