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成都大运会人工智能场景品牌合作机会清单升级发布
2022年03月09日 18:18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祝欢

  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9日电 成都大运会即将迎来倒计时100天,赛会筹备工作已进入全面冲刺阶段。新经济“给政策、给场景、给金融、给空间”成都大运会人工智能场景供需座谈会及要素对接会9日在成都大运会执委会集中办公区顺利举行。

会议现场。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供图
会议现场。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供图

  本次活动由成都市新经济发展委员会主办,成都大运会执委会开发活动部协办,成都市体育局、四川天府新区、成都东部新区相关职能部门,以及睿乐达机器人、携恩科技、拟合未来、晓多科技、新潮传媒等30余家优秀新经济企业及相关专业机构共同出席。

 图为大运蓉宝机器人。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供图
图为大运蓉宝机器人。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供图

  座谈会上,《成都大运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品牌合作机会清单》升级发布,“大运蓉宝机器人”完成交接,五家新经济企业上台路演推介,在场企业还围绕大运会人工智能场景需求与相关服务部门与专业机构进行了精准对接,实现有效对接十余次,达成五项意向合作。

  “成都大运会人工智能场景”需求升级

  集结本土科创企业助力成都产业建圈强链

  在刚刚结束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有不少成都本土企业依托自身创新技术参与到冬奥会的筹办和建设中,为北京冬奥会贡献成都新科技力量。

  借鉴北京冬奥会科技赋能的成功经验,进一步落实省市领导近日视察成都大运会“筑牢疫情和风险防控线”“提升成都大运会科技含量”的指示精神,践行“简约、安全、精彩”办赛总体要求,结合“智慧大运”的整体规划,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在大运会中的场景运用,成都大运会执委会开发活动部党组负责人、专职副部长苗峪源在会议现场发布了《成都大运会人工智能场景品牌合作机会清单》(下称《大运会人工智能机会清单》)。

  成都大运会在“智慧大运”总体规划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人工智能在多个场景的应用与服务,形成《大运会人工智能机会清单》,从“智能赛事服务”“智能防疫消杀”“智能低碳环保”等三大人工智能应用领域、十五大智能智慧应用场景介绍科技办赛的新增需求。

  “成都大运会人工智能场景”需求升级,将进一步释放国际赛事价值为“成都造”赋能升级,创造更多本土科创企业与世界综合性赛事精准接轨的机遇,成都大运会将是展示成都科技创新力量的一次盛会。

  天府新区助力大运会“黑科技”

  会说话的“大运蓉宝机器人”来了!

  随着北京冬奥会“一墩难求”热潮,成都大运会吉祥物“蓉宝”的关注度也持续升温,活动现场还迎来了四川天府新区的科创企业为成都大运会定制研发的“大运蓉宝机器人”,颜值在线,科技感满满。

图为大运蓉宝机器人。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供图
图为大运蓉宝机器人。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供图

  “大家好,我是成都大运会吉祥物蓉宝……”随着一段自我介绍,一只憨态可掬的“大运蓉宝机器人”吸引了现场参会人员的目光,小家伙还解锁了多重身份,一会儿变身“翻译家”,一会儿又是严肃“防疫”监控员……可谓是吸睛无数。

  据睿乐达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大运蓉宝机器人整个外观以成都大运会吉祥物‘蓉宝’为设计灵感,由德国红点奖设计大师操刀设计,在设计时巧妙地融合了抽象艺术和科技感。”“蓉宝”憨态可掬的形象外观,看上一眼就想去与它互动一番,耳朵上两团燃烧着的火焰,充分展示了大运会的激情与活力,摸一摸还会和你互动。

  “大运蓉宝机器人”作为四川天府新区科创企业的孵化成果之一,彰显了四川天府新区的科创实力,同时也体现了天府新区近年为科创企业打造出的良好营商环境和深厚的科研基础。在此次会议上,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与四川天府新区文创和会展局双方代表现场进行“大运蓉宝机器人”交接及授牌仪式,并展示产品初步研发成果。随后,研发团队就“大运蓉宝机器人”的创意思路和研发过程进行主题分享。

  “大运蓉宝机器人”的诞生,进一步推动了“成都造”智能产品走向国际赛事,向世界秀出成都本土企业的科技实力。

  畅所欲言高效对接

  政企面对面为本土科创企业赋能

  座谈会上,成都市体育局副局长黄新伟对成都大运会智慧场馆建设情况与未来发展进行介绍:“目前的智慧场馆运行管理平台,是国内首个世界级综合性运动会的城市级智慧场馆管理运行体系,且覆盖场馆数量最多,实现跨地域和层级的多场馆运行、全范围在线监测、多级联动指挥、精细精准管理。”

  成都睿乐达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成都拟合未来科技有限公司、成都携恩科技有限公司、成都晓多科技有限公司、成都新潮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等5家代表企业,围绕智慧体育领域的企业能力及需求进行发言,提供了智能体育展示、智能接待咨询、智能导览系统相关的解决方案。

  本次参会的30余家优秀新经济类企业从不同的科创领域,为大运会提供了科技创新与体育赛事融合的更多可能性,成都大运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需求的提升,将进一步释放国际赛事价值为“成都造”赋能升级,创造更多本土科创企业与世界综合性赛事精准接轨的机遇,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在体育发展与城市建设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助力成都产业建圈强链,推动城市智慧化转型。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也是举办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大考之年。成都将乘大运之势,以“科技+”助力体育创新资源配置,推动科技创新与体育产业深度融合,为唱好“双城记”、建强“都市圈”、建好“示范区”、提质“幸福城”注入新动能。(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