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14日电 (记者 安源)记者14日从四川省公安厅获悉,当前,春季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已经进入最关键、最紧要的时期,特别是“五一”等森林草原防灭火高风险时段,踏青旅游、农事用火等将不断增多,而且正直采笋季节,笋山人员聚集,稍有不慎极易引发森林草原火灾,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形势严峻,峨边县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全力做好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

据了解,为全力做好辖区春季重点时期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坚决守住不发生森林草原火灾的底线。峨边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与派出所通力协作,细化职责分工,层层压实责任,筑牢森林草原防灭火“安全网”,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生态安全。
森林警察大队组织民辅警分组进乡镇、进林区,为群众作入户宣传,发放森林草原防火知识宣传单和保护野生动物宣传单,用彝汉双语形式向群众宣讲保护野生动物的法律法规和森林草原火灾的危害及预防措施,告知群众引发森林草原火灾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讲解森林草原防灭火相关法律法规,让护林防火和野生动物保护知识在群众心中扎根。

森林警察大队还不定期组织警力在全县各大林区开展巡逻工作,在森林防火禁火期内,森林警察大队联动各护林员、村干部在主要地段、重点林区、路口巡逻盘查,禁止火源进入林区。同时联合派出所警力对杨河乡、万坪等竹笋采收重点区域,蹲点检查、专人监管,从源头上降低火灾风险,确保重点区域防灭火安全。
针对辖区林区面积广、山势陡峭、风力强,防控难的问题,森林警察大队在深入林区做好宣传工作及巡查工作的同时,加强对各乡镇护林员的联系和指导,切实将责任压实到基层,进一步提高森林草原防火源头管控作用,促进各护林员把好森林草原防火“源头关”,守住第一道防线。
森林警察大队以“查源头、除隐患、破火案”为抓手,加强对野外用火源管控和违规用火查处力度。截至清明小长假,出动警力267人次、警车91台次,发放各种宣传品8000余份(张),发送森林防灭火手机宣传信息1万条。全局已查处4起野外违规用火案件,其中拘留1起,罚款3起。有效预防和遏制各类森林火灾事故发生,扎实推进了春季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筑牢了春季森林草原防灭火安全墙。
据悉,峨边彝族自治县境内各类土地面积24万公顷,其中林业用地面积20.4万公顷,占总面积85%,森林覆盖率78.8%,位居全省第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