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14日电(吴平华 张丹峰 )近年来,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城乡结合部新型社区社区人口增多、人员结构复杂、社会治理难度大等一系列问题凸显,给基层治理带来新的考验。安岳县聚焦城乡结合部新型社区在城镇化进程中的过渡性、融合性、复杂性特征,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理念,以推动平安社区创建为契机,在石桥街道广惠桥社区主动开展试点,创新“五化”社区治理模式,通过工作运行制度化、服务管理网格化、治安防控立体化、综合治理联动化、公共服务便民化,横向构建共治“同心圆”,纵向打造善治“指挥链”,社区治理中的堵点、难点、痛点不断破解,政治引领、法治保障、德治教化、智治支撑的社会治理新格局逐步形成,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攀升。
加强统筹协调,推动工作运行制度化。成立工作专班,组建平安社区建设领导小组,由社区党委书记任组长,负责统筹谋划、组织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社区平安建设、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等工作。坚持制度引领,制定《平安广惠桥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平安广惠桥社区建设领导小组重点人群工作细则》等规章制度,推动职能职责制度化、具体化,社区功能持续发挥,实现社区工作高效运行。
聚焦主责主业,推动服务管理网格化。聚焦平安建设主责,立足“小网格”、融入“微服务”、发挥“强作用”,合理划分石桥街道广惠桥社区管理网格,共设置7个网格单元。促进事务处置有效衔接,推动网格走访摸排上报、社区及时对接处置等环环相扣。充分发挥网格员职能职责,立足服务民生、平安巡逻、政策宣传、隐患排查等事务,做到小事有人管、大事早发现、应急早处置。近年来,有效化解征收资金分配、基础设施建设、小区环境整治等群众揪心事烦心事,推动服务效能与治理效能双提升。
强化专项整治,推动治安防控立体化。强化“人防+物防+技防”立体防控体系建设,补齐社区治理短板弱项,筑牢社区治理屏障。以“人防”为基础,联动各方力量,组建红袖标治安巡逻队伍,采取统一时间、突出区域、集中开展的方式,到辖区内交叉路口、重点路段、学校等地进行治安巡逻,对违法犯罪行为形成震慑。以“物防”为重点,加大公共区域防撞墙、防护网等设施建设,配足配齐警务室硬件设备和警力等,切实做好各项物资保障。以“技防”为核心,完善“天网工程”“雪亮工程”“智慧小区”建设,增设交通信号灯和抓拍设施,健全小区人脸识别系统和监控系统,建立楼栋微信群、网格QQ群,及时回应居民咨询、协调矛盾纠纷等,打通联系群众“最后一米”。
突出协商共治,推动综合治理联动化。充分发挥社区“两委”的领导作用,以社区居民需求和解决社区问题为导向,积极打造党员干部、企业、群团组织、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协商共治平台。邀请社区内企事业单位利用社区空间平台定期开展法律、医疗、技能、健康知识讲座,满足居民文化需求。加强社区党员教育和管理,发挥广大党员在疫情防控、环保治理、扫黑除恶、平安建设等工作中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组建红色小管家、柠心护航、文明城市创建等志愿服务队,组织开展助残扶困、文明劝导、文艺演出等公益活动,拉近与居民的距离。引导有履责意愿和能力的企业参与社会治理,针对疫情后居民就业难问题,解决就近就业人员100余人。
落实惠民事项,推动公共服务便民化。设立便民综合服务办事大厅,打造“规范、优质、高效、廉洁”的“一站式”为民服务平台,做到服务群众“零距离”。建立“安岳县广惠桥社区”微信公众号和“广惠桥社区居民交流及居民公开”微信群,积极推行电话、微信等预约、咨询、信息发布等便民服务,设立专岗专人24小时在线迅速回应居民诉求,推行“综合岗”、预约上门服务模式,将服务事项“一站式”统筹到综合岗集中办理,避免群众“多跑路”。完善图书室、舞蹈室、日间照料中心等社会服务功能,满足社区重点服务项目和重点服务人群的日常生活需求,营造整洁、优美、舒适、温馨的社区环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