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成都高新新华学校:紧跟“新课标”教育改革 跨界教研打破学科壁垒
2022年05月25日 16:39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25日电 (记者 贺劭清)记者25日从成都高新新华学校获悉,该校作为涵盖小学、初中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始终坚持一体化管理,注重学生素养的梯度发展和能力的综合提升,为孩子成长提供纵向一贯,横向融通的指导。在“新课标”发布后,成都高新新华学校随即开展系列研讨活动,紧跟教育改革步伐。

成都高新新华学校。
成都高新新华学校。

  “新课标”自下发后,成都高新新华学校积极响应学习的要求,先后组织老师参加各级各类线上培训,以加深对课标的理解。国培计划、省级课题组、市、区名校长(师)工作室、高新区学科实训基地等平台为新华教师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

成都高新新华学校老师。
成都高新新华学校老师。

  成都高新新华学校关注教师差异,立足教师的“最近发展区”,“梯队分层,对标提升”分层探索教师发展,开发了“四向三级”羽翼课程。“抚翼——展翼——引翼”三级课程,对应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名优教师三级梯队。在羽翼课程指导下,学科带头人,高新区学科骨干发挥主力军作用,引领学校“新课标”解读,带动青年教师理解、剖析和实践课程标准。

成都高新新华学校紧跟“新课标”教育改革。
成都高新新华学校紧跟“新课标”教育改革。

  英语组依托学科实训基地开展课外阅读教研活动,高新区英语教研员李云霖指导,骨干教师廖恒执教,青年教师杨蕾说课,从绘本阅读内容选择,绘本文本解读和结构分析,绘本主题意义解析到结合学生学情的设计教学目标,设计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引领的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学生活动,呈现出多模态、多亮点的阅读课例。

成都高新新华学校紧跟“新课标”教育改革。
成都高新新华学校紧跟“新课标”教育改革。

  成都高新新华学校小学和初中的学科老师共同开展“新课标”解读活动,着力探究课标中的序列化特征,明确每个学段的目标和任务,为学生迈向下一阶段的学习做足、做好准备。尤其是小学和初中的衔接,由于二者在学习的内容和思维的方式都有巨大的变化,许多学生难以适应,因而帮助学生平稳地度过正是小初衔接的重点。

  新华学校语文组在研讨过程中发现“新课标”注重对审美能力这一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中,就“人与自然”而言,四个学段从对自然之美的感受,到对人类美好情感的发现,再到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最后到自己对人与自然的思考,逐步增加深度和广度。

  因此该校小学和初中的语文老师们准备在今后的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精心挖掘教材中的美,引导学生品味和欣赏,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开发了以苏东坡诗词为载体的小初衔接课程,弘扬传统文化,展现诗词之美。

  在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方面,成都高新新华学校倡导项目式学习,老师们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常常围绕小问题开展跨学科教研,正与本次“新课标”的要求不谋而合。

  面对节假日学校农场无人浇水的问题,各学科老师围绕该主题挖掘学科内涵,进行项目设计教研。生物老师提出植物的蒸腾作用与光合作用、土壤溶液的PH值调节的理论需求,物理老师解决毛细现象与液体表面张力、滴灌系统搭建的力学结构稳定性等问题,化学老师补充有机物的合成与分解、二氧化碳弱酸性滴灌液制备的策略,在无人监控定时喷水期间传感器的选择与使用则由信息技术老师设计。(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