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会东:推进“厕所革命”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2022年12月16日 18:54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16日电 (黄静)农村“厕所革命”是关系民生、体现文明的基础性工程,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关键点,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会东县因地制宜、真抓实干,通过改旱厕、修公厕、建立长效运行机制等一系列举措,有力有序推进“厕所革命”工作,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居民家的厕所。(会东县委宣传部供图)
居民家的厕所。(会东县委宣传部供图)

  溜姑乡盘龙村四组刘丰友家,门前屋后打扫得干干净净,庭院内种有各种蔬菜、花、树,葡萄架上长着绿绿的叶子,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厕所内,地面墙面贴着瓷砖,吊顶装着浴霸,洗手池、淋浴花洒、冲水便池一样不少。

  刘丰友高兴地说:“厕所没改时特别脏、特别臭,政府补贴2000元,我自己添了一点,重新改建以后,比较干净、比较卫生,现在用起来比较方便,比以前好多了。”

当地公厕。(会东县委宣传部供图)
当地公厕。(会东县委宣传部供图)

  溜姑乡盘龙村4组村民朱世云也说:“听说厕所改造国家有补贴,我们积极响应,把以前的旱厕重新装修,安上了浴霸、蹲便器之类的,老人小孩上厕所也比较方便,不像以前冬天洗澡还会冷感冒,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好了。”

  厕所虽小,却能体现乡村振兴的民生与乡风文明。溜姑乡盘龙村通过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工作,群众家中的厕所干净了,生活环境得到很大改善。

  溜姑乡盘龙村党支部书记、主任田孝云介绍,如今村民家中的厕所干净了,生活环境也随之得到很大改善,村里农村人居环境面貌得到显著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提升。

  农村“厕所革命”也是衡量乡村文明的重要标尺。除了干净的户厕,村(社区)公厕建设也少不了。在堵格镇堵格社区,新建的公厕各种设施一应俱全,为来往群众提供了方便。

  “这个公厕修起还是比较好的,对农民还是有好处,原来赶集上厕所都找不着,很尴尬。现在公厕修好了,对大家都很方便。厕所我进去看了,打扫得很干净。”堵格镇堵格社区1组村民郑朝云说。

  “我们社区对公厕实行专人专管,每天进行三次打扫,一个星期至少进行两次内部墙面清洁。自从这个公厕修好后,村民对这个公厕的评价相当高,上厕所很方便,不像以前找不到公厕。”堵格镇堵格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曹华刚说,建了公厕后,各乡(镇)、村(社区)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了后期管护机制,保持公厕干净整洁。

  据了解,2022年,会东县共投入资金1800余万元对每户新建水冲式无害化卫生厕所补助资金2000至4000元,同时新(改)建5600户户厕和25座农村公厕,涉及全县16个乡(镇)。自2019年开展“厕所革命”以来,会东县累计新(改)建9813户户厕,新(改)建农村公厕100座。

  农村“厕所革命”是一项基础工程、文明工程、民生工程,会东县将继续按照“整村推进树标杆,零星农户补短板,脱贫户监测户优先落实”的总体思路,把农村“厕所革命”作为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切实提升群众生活品质,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