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国产化首台150兆瓦级大型冲击式转轮在东方电气成功下线
2023年05月16日 20:59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韩金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16日电 (杨勇  吕婕)5月16日,东方电气自主研制的国内首台单机容量最大功率150兆瓦级大型冲击式转轮成功下线,实现我国高水头大容量冲击式水电机组关键核心技术国产化“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开启了我国水力发电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本次下线的冲击式转轮重约20吨,最大直径约4米,将用于四川省雅安市田湾河流域金窝水电站,预计6月初投入运行。届时,将为国内单机容量最大的冲击式水电机组装上“中国心”。

  依托150兆瓦级大型冲击式转轮国产化项目,东方电气冲击式转轮水力开发、造型设计、软件开发、模型装置研制等实现了完全自主化,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转轮结构设计、材料应用、加工工艺等关键核心制造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在水力开发方面:转轮研发创新应用了东方电气自主开发的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冲击式转轮三维造型软件,解决了自主化设计的建模难题。建成了智能化、高精度国际领先的DF300-冲击式水轮机模型试验台,实现一键完成全部试验功能,应用了先进的仿真分析计算方法,提高了转轮水力开发、设计优化效率。

国产化首台150兆瓦级大型冲击式转轮在东方电气成功下线。 吕婕 摄
国产化首台150兆瓦级大型冲击式转轮在东方电气成功下线。 吕婕 摄

  在结构设计方面:设计团队验证分析了一百多个方案,优化了转轮三维高阶复杂曲面造型,优化应力分布,确保转轮循环疲劳寿命不低于15亿次,综合考虑振形与激振频率、转轮固有频率在不同介质中的差异,执行1到17阶频率校验检查,转轮水斗每秒承受高速水流冲击范围37.5次至637.5次,从无到有解决了大型冲击式转轮结构设计方面的难题,确保转轮性能优异,结构安全可靠。

  在工艺制造方面:转轮中心体采用锻件与复合增材结构,降低了锻坯制造难度,提高了材料利用率。转轮应用高精度数控加工工艺,实现转轮水斗异形深腔高效铣削,水斗型面高精度铣削。转轮外部水斗采用三种制造方式,有效验证了不同制造方式的适用性,为更高水头更大容量冲击式转轮研制积累了宝贵经验。

  此外,150兆瓦级大型冲击式转轮生产制造创新应用了机器人电弧增材制造技术(3D打印),3台机器人历时40余天协同作业,完成2700千克金属增材,开创了行业先例,突破了转轮锻件制造难题,降低锻件厚度,进一步降低锻坯制造难度,有效减少后期机械加工量。机器人电弧增材制造充分融入数字化技术,高度适用于冲击式转轮外部水斗复杂型面结构部件的制造,实现了远程操控与多机器人无人值守作业,实现定制化设计和制造的“近净成形”(所焊即所得)。

  东方电气将以首台150兆瓦级大型冲击式转轮成功下线为契机,按既定“三级跳”计划,进一步加强联合创新,携手国内能源企业,共同推进具有世界影响力的500兆瓦冲击式水电机组工程示范应用,接续开展700-1000兆瓦级高水头大容量冲击式水电机组研制,持续推动我国水力发电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更好服务“双碳”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