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lyxw > 中新网四川

泸州叙永:返乡创业 猕猴桃“甜”了农户心
2022年08月22日 16:54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22日电 (郑云霞 陈钥围)初秋时节,在泸州市叙永县向林镇棉竹村,吴明芳在绿意茵茵的猕猴桃架下忙碌着,架上密密匝匝硕果累累,空气中弥漫着香甜的气息。“你知道吗,五年前我在外面打工时就是一个端菜小妹。”看着漫山的猕猴桃,1997年出生的吴明芳讲述了她“偶然”的创业经历。

  参加培训夫妻学习种植从零开始

猕猴桃丰收。陈钥围 摄
猕猴桃丰收。陈钥围 摄

  留在农村干点啥呢?在参加返乡创业人才培训之前,和大多的同龄人一样外出打工的吴明芳并没有好好想过这个问题。

  2017年,因缺技术致贫的她和丈夫杨治有参加了县里组织的返乡创业人才培训。就是在这次学习中,她第一次知道“乡村振兴”这个新名词,“乡村如何振兴”这一课程深深触动了她,让她决定返乡留在农村发展。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吴明芳夫妇把土壤样本送到县农业部门进行检测,叙永县农业部门也亲自到棉竹村对地形、气候、土壤等方面进行勘察,最终选择利用这里天然地理优势和海拔七八百米的坡地发展猕猴桃种植。

  问题不断种植过程一波三折

  资金从哪里来?这是吴明芳最大的问题。发展猕猴桃的念头遭遇迎头一击,帮扶责任人了解情况后协助她贷了5万元的款,作为猕猴桃种植的启动资金。小额信贷如同一场及时雨,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热炒热卖,说干就干。夫妻俩把培训班学习来的技术立马用起来,和父母一起将外出邻居家无人看管的土地整理出来,深松平整,在地里支起架子、购买苗木,把希望种在地里,一切从零开始。

  第二年,眼看绿油油的种苗长起来了,吴明芳喜在心里。可是,苗不顺着搭好的架子生长,全部倒在地上。经过多次参加政府组织的外出学习后,吴明芳夫妇明白了架子之间需要“牵线搭桥”,于是他们“照着葫芦画瓢”,完成这一个结网的“大”工程。

  枝条老是被虫咬?猕猴桃为啥子不结呢?转眼到了第三年,新的困惑又来了。吴明芳带着问题找到县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告诉她需要剪枝、栓线、施专用肥,找到问题的症结,吴明芳“回来又开干”。

  第四年的春天,猕猴桃花开遍了山野,棉竹飘香。繁花遇到几场大雨,60亩猕猴桃结了一部分,还老是掉果,新的问题再次摆在他们的面前。“是缺肥了”,技术人员捡起掉在地里的果子说,吴明芳又得到了答案,于是他们购买羊粪、有机肥……按照技术人员的指导精心管护。

  到了秋天,结出的果子又大又甜,一下子增添了夫妻俩的信心,也坚定了他们的选择。他们干劲更足了,锄草、剪枝、防虫、再嫁接,吴明芳夫妇把农家肥厚厚地堆在每一棵猕猴桃树下。

  “年轻,有的是机会。”愈挫愈勇的吴明芳笑着说,汗水流过她的脸颊。

  今年上半年,县里的电商培训又开班了,这次学习的是网上销售、直播带货等课程,生完孩子不久的吴明芳很感兴趣,踊跃报名参加学习:“抱着孩子去学习,老师们对我的印象很深刻”。

  “三个月就开始学习了,这孩子将来有前途”,在电商培训班,同学们开起了吴明芳的玩笑。

  今年,猕猴桃丰收了,吴明芳把销售眼光主要放在网上。她想通过一起培训的同学,用网络和朋友圈打开销售渠道,加上实地采摘之后的二次宣传,带动顾客购买。

  “猕”足珍贵对未来充满“红”心

  如今,村里的公路变宽了,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吴明芳想再流转一些土地,和有意愿的邻居们一起扩大种植,共同助力乡村振兴,让美好生活更加甜“猕”。

  “根在农村,情在土地”,上有老下有小的吴明芳坦言,希望让家里的老人老有所依、孩子有父母陪伴成长;她也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回到农村发展产业,让家乡更美、更强大。

  三年挂果,五年丰产。放眼望去,猕猴桃园里枝蔓丛生,青叶含翠。(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