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chp > 四川省黄埔军校同学会

黄埔军校赋
2024年06月07日 11:25 来源:四川省黄埔军校同学会 编辑:曹惠君

  星仰银河,校崇黄埔。孙文创建,中共襄助。择穗城之东郊,踏中华之泥土。炼钢铁之脊梁,立辟雍〔2〕之翘楚。环境美如画,嗒嗒兮雨打蕉叶,古韵幽簧;学员气如虹,炫炫兮霞燃长空,宏声正步。军威赫赫兮,现之幽径竹廊;志向磐磐兮,伴以轻歌曼舞。学骋庠序,教学楼前列队形;身在熔炉,荣誉旗下擂战鼓。玄奥乎天藏,清嘉兮瑞吐。

  溯其建校之史,顺民心而擘划,应形势而冲融。矗于长洲岛上〔3〕,巍于百姓心中。校址绝佳,水环四面;声名遥布,声振九穹。军事人才之摇篮,满腔热血;革命意志之砥石,三线前锋。扬三民主义之大纛,应四面楚歌之悲风〔4〕。挽狂澜于既倒,托旭日于正红。或拥共和而北伐,或拔割据而东征。血火洗灵魂,巍如山岳;生命付社稷,挺似青松。手握钢枪,琴心剑胆;胸怀正气,国运警钟。赴国难以救亡,方兴不懈;讨军阀以一统,善始能终。

  若夫寻其迹,表其功。二四建番于粤,二七迁校于宁。数番易址,百年载荣。分校建于多市,士气冲之九穹。四九随“国府”移台,缘之军事;五零于凤山复校,拜其前踪。一批批学员,都乃国之栋梁;一个个教官,尽是人中凤龙。同学同心,以遵领教 ;允文允武,以血染红。燃岁月之激情,宏思辅弼;秉先生之遗训,亲爱精诚。致远笃行,何止征程万里;善思扛鼎,历经大浪千重。道义双肩,树丰碑于华夏;家国一体,传薪火于飞鹏。

  噫嘻,岁月百年,情怀千卷。党性在心,人民为念。振教育以罡风,报征途以雄健。一代名庠,九州风范。追从容之步伐,以血洒花;怀决然之信心,挥臂作剑。(文:王庆绪)

  【注释】

  〔1〕创作说明:依《中华新韵》。

  〔2〕辟雍:古代对学校的称呼,下文“庠序”同。

  〔3〕矗于长洲岛上:黄埔军校初址在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上,1924年6月16日成立,全称“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通称黄埔军校。

  〔4〕应四面楚歌之悲风:指当时的国内政治环境,列强入侵、思潮纷呈、军阀混战等。

  【作者简介】

  王庆绪,男,安徽淮南人,省作协会员。已发表作品百余万字,作品多次被报刊转载或出版社收录,近年在全国各地征文大赛中已多次获奖。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