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chp > 四川省黄埔军校同学会

黄埔军人肖觉吾——励志中华复兴 终身为国效力
2024年06月07日 11:30 来源:四川省黄埔军校同学会 编辑:曹惠君

  肖觉吾(萧觉吾),黄埔军校5期政治科。字寅伯、肖钧、述贤、洪江。1906年1月出生。汉族。四川郫县德源乡人。曾在北伐军贺龙部9军、59军、陆军大学、军训部、军政部等供职。在上海、南京、广东、四川等地,担任过军事指挥部参谋、南京军官学校教员、26师少校参谋、国防部少将委员、抗战期间任四川防空司令部视察室主任等职务。1949年任第95军少将高级参谋。1949年12月隨9军、95军在郫县起义。郫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政协郫县委员会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副主席。 

  肖觉吾自幼诚实友善,胸怀复兴中华之大志。1926年1月考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5期政治科。北伐战争中在贺龙部任职,历任宣传大队干事、中尉排长。后来陆续在陆军大学、军训处、军政部等军事部门任职。

 

 

  担当重任 强空防为民众

  1937年芦沟桥“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国人民全面抗战期间,大片国土沦于日本鬼子之手,四川成为抗击日寇的大后方。当时我国的空军非常落后,无法阻止日寇飞机侵入四川,因此,防空工作就成了当时非常重要的一项战斗任务了。1938年秋,肖觉吾在四川省防空司令部工作,担任第一科防空警备股长职务,主管防空警务、低空射击防御、对敌空降部队防御作战等工作。肖觉吾奉命拟定《防空警报勤务汇编》、《成都市防空警备部队空袭时期执行勤务注意事项》等资料,并颁布印发成都区域及疏散区警备部队和有关单位遵照执行。为了增强低空高射炮射击能力,肖觉吾所在的第一科还制造了轻重机枪高射脚架,高射瞄准环,发给警备部队;并印发《步枪、轻重机枪高射训练教材》,以增强对空防御能力。1939年11月4日,敌机27架空袭成都,投弹百余枚。我空军驱逐机及高炮部队协同击落敌机两架,大快人心,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斗志。1941年,肖觉吾调任万县地区防空指挥部任上校参谋长。防空指挥部设在高笋塘李家花园。有一次空袭警报发出后,指挥部的人员尚未走出防空指挥部后门,敌机即已临空投弹,一枚炸弹就落在指挥部门前,肖觉吾临危不惧继续指挥报警。在万县,配置有二门2厘米口径高射炮,一门在天生城上,一门在白虎头山上,意图形成交叉火力。肖觉吾现场检查时,发现阵地炮只能仰射,不能俯射轰炸长江上轮船的日敌机,于是及时指示进行了调整,经过几次我防空高炮与敌机的较量,日本飞机再也不敢俯冲轰炸长江上的轮船了,对掩护轮船起到了显著效果。1942年秋,肖觉吾升任为万县防空司令部少将,专任副指挥。1943年秋,又调任沪县区防空指挥部少将总指挥。1945年春,调回四川省防空司令部任少将视察室主任,加强四川各地防空力量,配合盟军大举反攻。肖觉吾忠于职守,把“无空防即无国防”作为推动各项防空工作的信条来做,抗战期间为四川军民的安危提供了有效的保障,直至迎来日本的投降。

  出淤泥不染 清官一介

  当年,肖觉吾尽管手里掌握着防空器材采购、配置和人头经费的经济大权,但一直廉洁奉公,不贪一分钱军费、不贪一颗米军粮。他晋升为指挥部少将副指挥时,他的下属和万县地方绅士纷纷送礼表示祝贺,按照当时惯例,他会收到不菲的礼金,可是他一概婉谢。在万县,尽管他是防空指挥部的副指挥,但他没有自己的官邸,也没有自己的小灶,一家几口人挤住在办公室旁边的两间简陋房子里,在大食堂里吃饭。他的薪水只够用于应付官场交际,家庭开销就靠妻子钟持慧在万县乡下一个保国民初级小学(村小)教书挣钱,补贴家用。其妻钟持慧是郫县著名文化人钟瀚先生的女儿,钟瀚先生热心于教育事业,1920年创办了郫县中学。先生博学多才,至今成都武侯祠还挂着先生手书的楹联:“异代相知习凿齿,千秋同祀武乡侯。”先生生活十分简朴,常常用“舌耕获少安贫惯”、“粗粝亦足饱我饥”来教育孩子们。

  肖觉吾也深受其岳父的影响,把“安贫”二字铭刻于心。所以,无论他在抗日战争中担负防空重责,还是抗日战争胜利后他担任高级职务,尽管他手握经济大权却对金钱熟视无睹,不贪一分一厘,直至1949年12月随9军、95军在郫县起义,家里没有一分土地,一间房屋,只有随身携带的两只箱子。

  肖觉吾一生淡泊名利,作为一家之主,奋斗一生却没有一地一房的恒产,面对妻子和六个儿女,心里随时都有一丝歉然之感。新中国成立后,听说可以回郫县老家分田分房,肖觉吾非常高兴,于是带着一大家人回到郫县德源乡,分得10多亩水田和几间房屋。这之后的二十多年,肖觉吾先生一直任劳任怨,坚韧不屈,埋头苦干在农村第一线务农。

  参政议政 不遗余力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1978年,中华大地展新颜,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解放思想,团结一致,为中华复兴而努力奋斗成为亿万人民为之实践的主旋律。 1980年,肖觉吾同志以74岁高龄却充满年轻人朝气蓬勃的姿态,出任政协郫县委员会第一届副主席,继而连任第二届、第三届副主席,不遗余力地投入到改革开放、复兴中华的伟大事业中。

  政协郫县委员会第一届初期,肖觉吾同志和县政协同志们一起克服经验不足,机关工作条件差等困难积极开展工作。他分管祖国统一和台湾同胞联谊会的工作。他积极鼓励各界人士为现代化建设献计献策,组织台、港、澳亲属及侨属参与现代化建设和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各项活动。他的不懈的努力,为政协郫县委员会第一第二届的工作,为全县政协工作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84年2月24日,在政协郫县委员会第二届一次全体会议上,受政协郫县委员会第一届常委会的委托,肖觉吾以78岁高龄,作县政协第一届常委会的工作报告。他在报告中总结了政协郫县委员会成立三年来所做的主要工作,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不断清除“左”倾错误的影响,全面进行拨乱反正,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各条战线在调整和改革中胜利前进,整个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爱国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是建国以来工作最好的时期之一。在政协郫县第三届委员会期间,积极参加县政协对县政府工作中实行“两公开、一监督”的范围、内容、形式,进行了探讨。

  肖觉吾作为副主席严于律己,从未因年事高、行动不便、身体欠佳原因缺席第一委员学习小组的活动。作为副主席敢说敢为,勇于在各种会议上发表中肯的意见和建议,为充分发挥委员的作用,更好地完成县政协各项任务,他提出“委员按照就近就地、工作性质,适当兼顾工作的建议和意见采用后,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

  1985年下半年,肖觉吾已79岁高龄,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战胜利50周年,以他自己的亲身经历,提笔写下了《抗战中的四川防空工作》,并刊载于《郫县文史资料选辑》第八期,为四川的抗战历史提供了难得的资料。

  致力和平发展 一片赤诚之心

  肖老晚年一直致力于祖国统一事业和统战工作,他于1987年1月被成都市民革批准加入民革,并承担起了组建郫县民革的重任。在他的积极努力下,民革郫县支部于1989年成立。

  搭建两岸经济发展的桥梁,立足做好本职工作,这是萧老的工作信条,也是教育下一辈的口头禅。1993 年至 1997 年间,萧老的孙辈文彬、晓文从外地回到郫县看望九十高龄的外爷萧老时,他时常给文彬、晓文、肖敏等孙辈讲解国家的形势,分析国家对台湾问题的态度和对台政策。当时国内正在积极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各地都在想方设法寻找海外关系来大陆投资。1993 年,台湾台育集团考察龙泉湖,准备投资兴建龙泉湖水上旅游娱乐项目,肖老知道孙辈文彬在龙泉驿外事侨务旅游办公室工作,特别叮嘱他:“台商投资很慎重很严谨,你作为外事侨务旅游办公室的主力队员一定要作好服务,积极促成这件好事。”不负所望,文彬无数次地陪同台商进行实地考察,全程参与台育集团投资的龙府饭店和龙泉湖水上乐园项目建设,负责完成并提供投资方需要的龙泉旅游资源调查报告,促成这两个项目1995 年在龙泉湖成功落成并开业。肖老的言传身教深深影响着他的后代,他的后代在传承老一辈爱国精神,努力工作,绽放精彩人生的同时,无疑也是对萧老那“致力和平发展 一片赤诚之心”的最敬重的告慰!

  肖觉吾的人生,是多彩的人生,他风采依然、彩霞满天:他的一生,是为中华复兴奋斗的一生;他的一生,是终身为国效力的一生。(文: 王传义 肖敏 图片由作者提供)

  王传义,原郫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政协第三届、四届主席。

  肖  敏,肖觉吾之孙女。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