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亲孙哲模,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生于1909年9月,卒于1999年11月。父亲1936年考入黄埔军校,是14期10总队步兵科学生。1937年参加抗日战争,1989年加入四川省黄埔军校同学会。由于父亲生活在盐亭农村,很少参加会内活动,省黄埔同学会认识他的人不多。
今年是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我也是94岁的耄耋之人,我想把父亲一生传承“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对党对国赤胆忠心、践行忠孝仁义的故事讲给大家,以纪念黄埔建校百年,缅怀父亲平凡而伟大的一生。
立志报国 抵抗日寇
父亲少年时家境尚可,祖母曾送他到私塾学习。当时国力萧条、列强入侵、民不聊生,父亲立志要救国图存。他跟着武艺高强的师父练习南拳、长拳等武艺,风雨无阻,练就了一身钢筋铁骨。在国家危亡之际,父亲决定参军抗日报效国家。1936年他不顾祖母反对毅然参军,考入黄埔军校第14期学习。抗日战争期间,父亲参加了保卫九江、荆州、丰都等战役。战斗中他英勇顽强,荣获过立功勋章等,还曾当过徐向前元帅的近身警卫。1989年父亲申请加入四川省黄埔军校同学会时,因年代久远保存不易,手中已无就读黄埔军校和参加抗日战争的凭证。经他给徐向前元帅去信说明后,由徐帅秘书开证明得以加入。
1939年8月,父亲调任到重庆磁器口军需训练队,担任区队长。父亲生性刚直,不懂得左右逢源,受一些人的嫉妒排挤。年底时祖母病重,托人带信让他回家,父亲便借机告假回乡。
赤心向党 主动投诚
父亲回乡初期被盐亭县中学聘为体育教师,不久后县警察局聘他担任训练员,专职培训警员的武功。父亲训练警员时,首先强调习武先习德。练好武功用于保护一方安宁,绝不容许恃强凌弱。父亲秉性善良,从不欺压百姓,而是经常伸张正义,尽力维护一方平安。
由于在黄埔军校时期,对中国共产党的主张略有所知,父亲虽身为伪警,内心却埋藏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意识。解放前夕,警局关押了一位叫刘大纯的中共地下党员,父亲想方设法将他营救出来,秘密护送出城脱离了危险。他还私下和同僚说一旦解放军到来就放下武器,不要抵抗。盐亭解放当天,父亲主动把所有的枪械和粮食交给解放军,受到进驻警察局的谢连长表扬。谢连长安排父亲继续担任警务工作。这期间他多次完成运送粮食、搜缴溃军散失的枪支弹药、宣传党的政策等任务。
镇反运动审查时,由于群众的好评以及刘大纯等同志证明父亲为革命所做的工作,政府便对当过伪警察的父亲宽大处理,定为民主人士,在扫盲运动中聘为乡里的扫盲教师。
公而忘私 见义勇为
解放初期,国家一穷二白,我们家孩子多,生活也很困难。我和大哥参军后把节省的津贴寄点回家,接济家用,可父亲却常常捐赠给乡里。弟妹们很不解,父亲告诉他们:有国才有家,国家不好过,我们也过不好。父亲就是这样一个国家利益大于一切人。
对于公家的事情,父亲特别上心。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个初春,生产队的蓄水田缺口了,父亲跳下齐腰深的蓄水田,用我们家的饭桌堵住缺口,在冰冷刺骨的寒水中站了半个多小时,直到大家齐心合力堵住缺口才上岸。现在回想起那个埸面真是又感动又心疼。父亲还经常见义勇为,有一次他路过农贸市场,见两个青年讹诈一位老者,不顾自己八十高龄,毅然上前呵退青年,保护了老者。
坚持健身 奉献余热
父亲常年坚持练功,每天清早步行10公里到体育场,练习他自创的健身拳,还要在单双杠上做做运动,或举举石墩。所以父亲的身板始终挺拔如松。父亲热心教授大家锻炼的方法,希望每个人都身体强壮。他年近八旬时,还在为盐亭县武术协会当义务教练,不辞辛苦热忱教学。
88岁的一天,父亲在盐亭中学操场翻单双杠时,被一位体育老师发现。那人见满头银发的老人竟能在单双杠上身轻如燕自由翻飞,很是佩服。专门请来摄影师,给父亲拍了几张照片。现在,每每看到这些照片,父亲慈祥的面容和矫健的身躯就浮现在眼前。
矢志不渝 忠孝传家
父亲年轻时追随孙中山先生,崇尚“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盼望祖国统一繁荣富强。父亲十分敬重岳飞、文天祥等民族英雄,常常慷慨激昂地朗诵岳飞的《满江红》。他要求子孙们多读书,多做事,做好人。在一封写给孙女的信中,父亲写道:年轻人要多向老同志请教,善于学习,勤勉工作,才能为国家多做贡献。他心系祖国统一,在家看电视时最关心的就是涉台时事新闻政论节目。
父亲曾多次向四川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写信、写诗,呼唤台湾同胞回归祖国。他曾写过一首诗,表达了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愿:
九九登高寄台湾同胞
九九登高望东海,台湾宝岛在心中。
一衣带水难阻隔,两岸血脉本同宗。
勿为他人当枪使,亲痛仇快悖祖宗。
兄弟恩仇尽消弭,早日归来共繁荣。
忠孝仁义的父母亲,养育了我们兄弟姐妹八人。有的奔赴抗美援朝前线,保家卫国、荣立战功;有的担任空军教官,甘为人梯、桃李天下;有的参加矿山建设,勤奋钻研、屡次获奖;有的响应国家号召,扎根兵团、建设新疆;还有的安守家乡,服务村民、侍奉双亲。兄弟姐妹比学赶帮,经常荣获“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后人们始终牢记父亲的教诲,传承“做人要自立自强自尊、处世要正直正派正义,为人要懂得感恩、也要懂得进退”的家训,正派做人,踏实做事,不辜负父亲的期望。最后以一首诗,表达对父亲的思念。
祭父思
二十四载一梦间,先父遗训代代传;
抵抗倭寇奔前列,初心为民寻出路;
处世公正严责己,为人忠义侠肝胆;
奉亲教子堪模范,爱党爱国赤心怀;
半丝半缕咸珍惜,朴实节俭倡勤劳;
久经磨难得长寿,高风亮节赏九霄;
后辈儿孙当铭记,振兴民族大忠孝!
附:父亲当年练武的几张照片。
(注:本文由孙哲模次子孙克俊口述,孙女孙洁记录、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