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成都11月22日讯(记者 张宇 摄影报道)11月22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发布了《四川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记者在现场就未来几年我省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方面具体有何部署的问题,采访了省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专职副主任陈文涛。陈文涛表示,四川是较早对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开展研究的省份之一。早在2019年,即提出了推动“芯屏端软智网”等数字核心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并在当年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即突破万亿规模。今年前三季度,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0377亿元,同比增长18.3%;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约7.1%。
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在四川打造中国“存储谷”的部署安排,进一步提出加速发展“芯屏存端软智网”核心产业,其中芯:集成电路,屏:新型显示,存:存储,端:智能终端,软:软件,智:人工智能,网:新一代信息网络。以2019年营业收入突破万亿为新起点,继续在提质、引强、补链、建圈等方面持续发力,朝着第二个“万亿”台阶迈进——到2025年,产业规模力争突破2万亿元,年平均增速大于12%,总量跻身全国电子信息产业前列,支撑全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升至10%,打造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集成电路方面,促进集成电路产业“成链”“集群”发展,着力形成“设计业引领、制造业提升、封装测试业支撑、材料业和装备业配套”的产业格局,依托集成电路“芯火”双创基地等,建设国内领先的集成电路设计高地和国家重要的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到2025年,力争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
新型显示方面,加快发展OLED柔性显示、超高清显示、量子点显示、激光显示等关键新型显示技术,建设覆盖产业链技术验证和应用的服务平台,构建贯通原材料、零部件、面板制造、整机集成的新型显示产业生态圈,打造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新型显示产业集群。
存储方面,充分发挥四川本地研发优势,积极应用“芯片-操作系统-基础软件”端到端完全自主研发的存储技术,构建完整的产业链和供应链,打造中国“存储谷”。到2025年,力争存储产业整体规模突破5000亿元,争取培育引进一家千亿规模企业、一批百亿规模企业。
智能终端方面,以成都、绵阳、宜宾、泸州、自贡为核心,增强微型计算机、智能手机、智能电视等智能终端产品制造的规模优势,增强信息消费优质产品供给,建立涵盖“芯片-器件-整机-系统应用”的完整产业生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终端产业聚集区。
软件与信息服务业方面,重点推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等关键软件产品创新突破,壮大发展信息服务业,加快发展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软件产业,提升安全核心保障能力;支持成都打造国家先进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服务)集群,支持成都中国软件名城建设,进一步打造国际软件名城,加快形成成都高新区、天府新区、武侯科技园、绵阳科技城和德阳天府数谷等产业聚集区,建成国家级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技创新中心和产业平台,打造全国领先的软件产业发展高地。到2025年,全省软件与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突破万亿元,其中软件业务收入达到8500亿元。
人工智能方面,加快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积极推动人工智能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在空管、金融、医疗、制造、交通、农业、文旅、体育等行业领域打造典型应用场景,推进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集群和示范园区,打造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产业高地。到2025年,力争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
新一代信息网络方面,加快5G、卫星技术、网络安全等产业发展,突破关键技术并实现产业化应用。大力推动5G、F5G与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水电、智慧安防等垂直行业的融合应用,促进5G产业快速发展。强化卫星技术创新,培育AI卫星互联网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加强高分辨率卫星应用推广,打造“北斗+”产业发展高地。加快构建以园区和企业为主体的网络安全产业创新体系,打造从设计研发到生产制造再到服务保障为一体的信息安全产业生态体系,建设全国网络安全产业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