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27日电 (尧欣雨)近年来,营山县围绕“天更蓝”的目标,加强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切实改善县域空气质量,成效显著。2020年,营山县域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37天,达标率92.1%,首次迈入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城市行列。
联合执法 重拳治理尾气扬尘污染

“你好,请靠边停车,我们将对你的车进行尾气排放检测。”近日,营山公安交警联合生态环境、运管等部门开展路检执法,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对沿线过往柴油货车进行尾气检测。
除了开展排气治理行动,营山还加强对建筑工地和道路扬尘治理工作。进入夏季以来,营山街头的洒喷雾水作业更加频繁,2台雾炮车在一环路以内的县城主干道全天候上路执勤。
同时,营山在县城东西进出口通道建设大型洗车场、停车场,防止脏车入城,在新店、白塔、西干道三处入城口设置扬尘治理岗亭,对运渣车辆严格规范要求,严格执行“三定”制度,实行渣土车、砂石车辆、环卫垃圾车辆全密闭运输,坚决查处抛洒滴漏、带泥行驶、不按路线行驶等行为;严格要求建筑工地落实“六必须、六不准”和“6个100%”建筑施工扬尘污染防控制度。
搬迁整治 规范“散乱污”行业管理
“为有效治理石材、涂料、铝合金加工行业环境污染,营山县委、县政府决定将县内所有从事相关行业的经营户迁入88号商贸城、泰和新天地家居广场和玖鸿石材加工园。”营山县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7月13日,城南生(产)资(料)市场内所有石材加工户已完成了集中搬迁。
在距离营山5公里外的朗池街道狮子村玖鸿石材加工园看到,产业园内的每一间加工坊都安装有除尘设备、建设有污水收集池,加工时产生的粉尘通过除尘设备喷淋、吸附后,得到规范处理,有效控制粉尘污染。“目前,产业园入驻商家41户。从石料切割到涂料生产,全程流水作业、封闭运行。边角余料、回收粉尘全部利用,实现零污染、零废料、零排放。”该产业园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营山多部门联合整治石材、涂料、砂石、砖瓦、商混搅拌、建筑行业等“散乱污”环境违法行为,排查“散乱污”行业799个,其中关停取缔202个,整改提升527个,整合搬迁70个。
守护蓝天白云 全面开展“三禁”工作
“以前烧柴火炉,满屋子都是烟,柴火灶把整个厨房熏得黑漆漆的,不少客人觉得我们环境卫生不好。”西月湖公园“湖心家园”农家乐的老板文小英说道,2019年,城区开展清洁能源替代后,她第一时间拆除柴火灶,改用液化气,并安装了油烟净化装置。
近年来,营山全面开展禁燃、禁烧、禁熏“三禁”治理工作,全力推行大气重点区域居民生活源清洁能源替代,坚决取缔327户居民违规使用燃煤、柴火等高污染燃料,确保核心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持续向好。与此同时,实施“清洁燃料替换燃煤”和“燃煤锅炉清零”行动,淘汰15个工业企业17台燃煤锅炉,今年上半年对3家轮窑砖厂实施产能淘汰。
为切实改善环境空气质量,营山还把秸秆禁烧工作纳入“三禁”治理工作重点之一,对29个乡镇(街道)压实秸秆禁烧责任,督办秸秆焚烧防控不到位的乡镇。同时以空气激励资金鼓励企业辐射周边乡镇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推广秸秆机械切割还田技术,切实将秸秆综合利用工作落到实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