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泸州江阳:星光不负赶路人 战疫不负有心人
2021年07月30日 14:47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30日电 (周超文 张帅)自疫苗接种工作开展以来,泸州市江阳区邻玉街道机关党员干部、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们夜以继日,他们放弃休息时间,舍小家为大家,一直奋战在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一线。

疫苗接种现场。
疫苗接种现场。

  “是否有高血压病史?”“有没有对什么东西过敏?”“近期打过其他疫苗吗?”“有什么禁忌症?”……每天这样的话语,医务工作者都要问上几百遍。邻玉卫生院副院长袁冬梅,每天专心致志为居民填写信息、核对系统,并细心叮嘱接种疫苗的注意事项才可以离开。遇到不会使用手机进行预约的居民,她还要耐心的为他们扫码,填写信息。作为这里的“大姐”,面对高强度工作,她做的丝毫不比其他年轻人差。“早上7点就出发,有时晚上10点后到家。”而她所说的“家”,是邻玉中心卫生院的宿舍。她在泸州的家,却还要算好时间,三五天才能回一次。

  “我们卫生院一天打了2640人。”邻玉卫生院院长彭涛自豪地说,“虽然工作辛苦,但为了加快疫苗接种速度,减少接种人员等待时间,这是作为医院和一名医护人员的本职工作。”

  不仅在现场指导协调并参与疫苗接种工作,作为院长的彭涛每天还义务担负起了自己开车义务接送接种医护人员上班和下班的任务。7月26日晚上,当最后一个群众接种完后,时针已指向了11点。当他开车送完最后一名医护人员回家洗漱完后,早已过了12点。但第二天早上8时不到,彭涛又出现在了接种点现场,安排布置即将开始的接种工作。

  医护人员为接种不辞辛劳,而在邻玉街道的接种点现场,社会事务办主任的钟良萍却也同医护人员一样,坚守在接种现场,接种一天她就坚守一天,虽然她已经51岁了。每天最早到场,每晚最后离开。“我的任务就是确保接种工作更加流畅、高效、快捷。”钟良萍说。

  此前,邻玉街道的临时接种点设置在窄小的漕溪村卫生室,为了让更多群众得到及时接种,6月18日,接种点将搬迁至原蓝田机场。然而,由于多种原因,直至6月17日晚上8点,才拿到进门钥匙。为了不耽误第二天群众接种,在几天前就已累出了病的钟良萍同其他人员一起,通宵达旦安排布置接种工作室,直到第二天7点半时才布置完成,但群众凌晨5点多钟就前来排队等候接种了。后经过江阳区疾控中心检查验收后,8点准时开始接种,钟良萍顾不得休息,继续开始了一天的疫苗接种工作,

  星光不负赶路人。正是因为有了象袁冬梅、李婷、彭涛、钟良萍等全体参与接种工作的人员在疫情面前的争分夺秒,义无反顾,共同构筑起了邻玉街道抗疫的坚强钢铁屏障。(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