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浙企车间进高原 壤塘400余群众家门口“端饭碗”
2022年01月19日 14:35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1月19日电 (陈显建 刘燚 刘小义)“用心用情真抓实干,倾物倾资求真务实”。近日,一面承载着浓情厚谊的感恩锦旗赠送到了浙江温州鹿城驻壤塘工作队手上,向工作队援建壤塘对口支援车间,支持壤塘群众“不离乡、不离土”就近就业表达深切感谢。

  产业薄弱、群众就业渠道少、集体经济增收难等是壤塘多年来面临的现实难题。“我们村上以前就靠种地、放牛维持生计,几乎没什么积蓄。”石里乡村民卓玛说起之前的生活来源无奈叹息,不过今非昔比,“现在家里养蜂,一年的收入是之前的好几倍,干活也没之前累了!”说完卓玛脸上洋溢着幸福。

  2021年6月,温州鹿城驻壤塘工作队来了后,通过前期系列调研,结合壤塘实际,即刻第一时间衔接后方政企资源,确立了以“企业捐赠+财政拼盘”的形式,全年招引温州爱心企业4家,累计投入100万元,援建上杜柯乡菌菇加工、上壤塘乡藏陶藏香制作、岗木达镇藏服设计销售、石里乡木耳和蜂蜜产销等对口支援车间4个。这批车间带动农牧民在家就近就业400人。上杜柯乡村民索朗便是其中一个,他说:“我们现在足不出户就能赚钱,再也不用去外地了。”索朗去年第一年参与菌菇加工,就为家里增添了不少收入,他打算今年叫上更多家里人到车间工作。

  在搭建援建车间助力共同富裕的同时,爱心企业还通过实施援建车间岗位分红、设备升级、品牌重塑、技能培训等系列行动,优化升级车间内部结构,带动越来越多的壤塘群众实现劳动致富。就业致富,医有所保。工作队针对县域内残疾人特殊群体,投入社会捐助资金98.2万元,设置公益岗位491个,同步推行丧失劳动力人员亲属代岗政策,实现“爱心援助一个都不能少”;投入援建项目资金50万元,实施残疾人康复救助及仪器购置。今年12月,在工作队和县残联的共同努力下,县残疾人康复中心顺利投入运营,“病有所医、劳有所得”的民生福祉正惠及越来越多的壤塘特殊群体。

  温州鹿城驻壤塘工作队表示,下一步将紧扣壤塘资源优势和文化优势,接续整合温州高校、企业、慈善组织等团体力量,通过在车间援建、技能培训、公益岗位设置等方面精准施策,持续助力壤塘农牧民“不离乡、不离土”家门口就业和增收致富,为实现鹿壤两地共同富裕贡献温州力量。(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