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10日电 “柑橘种植行间距一般为3.5-4米,种植幼苗期,还可间种大豆,既能增加豆类粮食产量,又能充分发挥豆科作物固氮优势,提升柑橘品质。”。近日,乐山市井研县团山村“农村家庭能人”培养实训基地,40余名能人代表一起上了一堂生动的公开课。
近年来,乐山市针对乡村发展人才不足、治理骨干力量缺乏等实际,探索构建覆盖广泛、层次多样、类型丰富的乡村人才培养格局,鲜明提出“走得正路、挣得到钱、当得好家、待得来人”“四得”标准,以农村家庭为单位,全面实施“农村家庭能人”培养计划,一大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能人成为引领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治理的领头雁。

乐山市坚持尊重民意、因人施策、分类培养、整体提升思路,以“改善一类人员、带动一批群众、提振一个地方”为目标,集中开展培训培养工作。通过精准摸排培育对象,精细设置培育课程,精心开展培育教学,采取“集中办班+分散学习”相结合培训模式,为培训对象提供业务培训、挂职锻炼、交流学习等培养锻炼机会。统筹驻村帮扶、农技专家、致富能手、农村乡贤等资源,建立帮带力量信息库,以“1+1”“1+N”导师帮带模式开展送学上门活动,惠及7万余名“农村家庭能人”培养对象。
与此同时,乐山注重发挥能人作用,着力为“农村家庭能人”搭建干事创业平台,通过传经验、帮谋划、带创业等方式,把“家庭能人”培养成为地区模范,示范带动一方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头活水。并组织“能人宣讲”,支持“能人领路”,实施“能人治村”。

此外,乐山市坚持激励导向,通过坚持“典型”引路,探索“积分”管理,注重“递进”培养等,先后培养入党积极分子5100人,2200人纳入村级后备力量,2000余名“农村家庭能人”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有力夯实乡村振兴人才支撑。
据了解,乐山市“农村家庭能人”培养计划覆盖绝大多数农村家庭,特别是基层党组织在工作中凝聚、示范和带动群众参与村级事务、发展致富产业,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