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绵竹:人社服务生态载体进园区 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2023年12月12日 10:54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祝欢

  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12日电 (张娟  尹翔)今年以来,绵竹市聚焦企业人才招引、审批服务事项的堵点痛点,全面延伸服务触角和经办链条,着力解决各类企业和农民工“急难愁盼”问题,打造人社服务生态载体,护航园区高质量发展,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为企业和职工提供人社服务。 绵竹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为企业和职工提供人社服务。 绵竹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绵竹高新区有注册企业385户,其中规上工业企业80户,在职员工达2.3万余人。在打造人社服务生态载体前,没有专业的人社服务,园区企业和在职员工办理相关业务需要到市政务服务中心办理,给企业和职工带来了不便。为补齐人社服务短板,满足企业和职工的人社服务需求,园区积极整合教育、培训、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资源,建立一站式服务中心与在线平台,为园区企业人才需求提供综合性的服务。

  “我们在园区综合服务大厅专设窗口为企业和职工提供人社服务,如劳动仲裁、就业创业洽谈区、和谐劳动关系服务站等,并设置专门宣传栏和电子屏宣传人社相关新政策,全方位为园区企业和职工提供‘足不出园’的‘一站式’服务,企业满意度达100%。”绵竹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创新方式和优化服务流程,提高了人社服务的效率,有助于更快地满足园区企业和职工的需求,减少等待时间和繁琐的手续。

  今年以来,绵竹高新区已开展人社服务生态载体培训会3场,举办企业招聘会4场,共为园区企业招聘工人120余名,其中高校毕业生40余名。同时,联合孝德镇和新市镇,定期走访企业及就业困难群众,建立网格化服务台账,结合公益性岗位以及用工单位需求开展就业帮扶,基本形成了就业有人管、失业有人帮、创业有人扶、社保有人办、维权有人助的人社服务工作新形态。

  要想让企业和人才真正留得住、沉得下,强化服务保障和优化营商环境是关键。

  九绵文化旅游产业园位于汉旺镇,招商引资企业多、就业服务对象广。为进一步提升园区就业服务能力,促进全市劳动者充分就业,绵竹市以推进国家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为契机,着力健全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九绵文化旅游产业园人社服务生态载体。 绵竹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九绵文化旅游产业园人社服务生态载体。 绵竹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走进园区人社服务生态载体,窗口办公区、自助服务区、就业洽谈区、综合服务室、金融服务室、和谐劳动关系服务站等功能分布有序,工作人员正在为园区职工讲解社保政策,办理相关业务。

  “人社服务生态载体启用后,对于进一步优化园区就业环境、稳定产业工人群体,特别是对少数民族职工提供社会保障服务和劳动技能培训起到积极作用。同时,园区人社服务还覆盖汉旺镇周边村(社区)以及在德阿园务工的农民工,形成人员就业有帮扶、企业用工需求有回应的良好就业生态环境。”九绵文化旅游产业园负责人廖红成表示,下一步,园区将构建政府重视、社会参与、企业积极的人社服务新格局,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推动人社各项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全力打造人社服务生态载体示范园区。

  绵竹市通过实施人社服务生态载体项目,提高服务便捷性、促进就业信息对称、支持创新创业、缓解就业压力、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促进劳动力市场健康发展、支持社会公益事业、推动落实国家政策等一系列看得见的变化和成效,为公共就业服务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