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2月1日电 (刘跃先 姚晓峰)为全力推动托底性帮扶工作落地见效,泸州市先发带后发结对帮扶工作队坚持问题导向,全力以赴补短板,依托泸州和纳溪教育教优势,凝心聚力帮、真心实意扶,加快稻城教育振兴步伐。

异地就学共享优质教育
“纳溪的学校十分漂亮,老师和同学们对我都非常关心,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我很多帮助,我非常喜欢纳溪。”在纳溪中学就学的稻城籍学生次仁多吉说。由于稻城没有高中学校,“读书难”依然困扰着孩子们。为此,泸州每年拿出一定就学名额圆稻城学生的“高中梦”,让稻城学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开阔学生眼界,提升学生知识水平。“除了划拨高中就学名额给稻城学生,我们还通过9+3帮扶稻城的孩子们就学。针对家境困难的学生,通过设立教育奖励基金和教育救助基金,给予他们资助,努力让稻城的孩子多读书,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机会改变命运、过上幸福的生活。”第七批援稻工作队领队,稻城县委常委、副县长郭辉洋说。
2023年,稻城有15名学生在泸州学校就读高中,“9+3”教学模式稻城受益学生达到56人。一年里,教育奖励基金和教育救助基金资助了346名农牧民子女,让他们得以继续就学,或完成学业。
教育培训提升教育软实力
为助推稻城教育事业持续发展,援稻工作队创新“稻穗”人才工作品牌,以提高科教素养为重点,突出教师队伍人才教育培训。通过举办名师研习班和天骄教学提升班,常态化组织稻城中小学骨干教师到发达地区优质中小学跟班观摩教学,带班实习,学习“先发地区”的先进教学、管理经验,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实施“领航人才”培训计划,常态化全覆盖开展教师教学、教育管理业务培训,全面提升教育综合能力。依托“校联体”桥梁,纳溪把教育教学的好经验传递到了稻城,为稻城教育发展贡献了纳溪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