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7日电 (朱素芬 肖建国)中铁二局新运公司西昌金属构件厂(以下简称“西昌金构”)8月7日透露,“肖建国金属构件创新工作室”自主研发的“一种工件浸漆装置”和“一种工件油漆烘烤装置”两项科研创新成果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至此,西昌金构已累计获国家级以上专利达9项。

据了解,作为中铁二局唯一一家桥梁钢结构防腐产品生产制造厂,成立创新工作室团队以来,在铁路桥梁钢结构防腐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现,行业普遍采用传统的工件涂装工艺对复杂结构工件进行涂装,受制于现有喷涂设备均为固定角度进行工件喷涂,工件上一些特殊角度和位置很难喷涂到位,后期还需进行大量的人工补漆操作,造成工件涂装环节生产效率低,后期人工补漆工作量大且质量难以保证。同时,普遍采用的传统工件涂装流水线中的油漆烘烤装置均为固定出风,存在“不能根据工件的尺寸型号来调节出风口大小和出风口与工件的距离,从而不能较好的集中加热气流对工件进行烘烤加热,加热气流利用率不高”等两大“弊端”问题。为此,该厂及时进行科研课题立项并深入开展研究讨论,成功研发了“一种工件浸漆装置”和“一种工件油漆烘烤装置”两大科研创新成果。
“一种工件浸漆装置”大胆采用工件沉没式浸漆方式,以保证工件各个角度表面均能够得到很好的涂装效果,与传统喷涂工艺相比优点优势突出。“一种工件油漆烘烤装置”一方面巧妙利用侧边距调节机构实现两个条形风箱与工件的间距调节,从而能够使得出风窗口足够贴近各个大小型号的工件进行烘烤;另一方面利用出风口大小调节机构能够对出风窗口处的出风面大小进行调节,满足不同大小型号的工件的烘烤需要,减少不必要的热风散失,并通过回风机构能够实现热风循环利用。
目前,上述两项科研创新成果均已投入应用,彻底解决了行业防腐产品油漆涂装流水线久未攻克的“复杂结构工件喷涂不到位后期必须补漆和油漆烘烤装置固定出风加热气流利用率不高”两大技术“痛点”问题,大大提高了涂装流水线工件浸漆和烘烤效率,又避免了油漆浪费,有效降低了烘烤装置能耗,保证了工作涂装质量,降本增效效果显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