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四川省内江监狱:亲情若甘霖 帮教润于心
2024年08月24日 22:00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祝欢

  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24日电 23日早上8时许,一群孩子早早等候在内江监狱会见中心大门外,他们有一个相同的目的——参加亲情帮教,与正在服刑的父亲分享升学的喜悦,架起坚固的情感桥梁,激发父亲的改造动力。今年刚考上大学的阿征(化名)便是其中一员。

   亲情帮教活动现场。四川省内江监狱供图
亲情帮教活动现场。四川省内江监狱供图

  特别邀请

  “儿子,爸爸一直在认真改造,平时表现得好,监狱给了我们参加这次亲情帮教的机会,你愿意来看爸爸吗?”

  阿征的父亲王某已服刑七年,错过了阿征的成长,也错过了阿征的升学。原本有些遗憾的阿征,接到了父亲打来的亲情电话,得知开学前能与父亲见上一面后,顿时充满期待,盼望着这一天能早日到来。

  这是内江监狱首次在监管区内开展的亲情帮教活动,主要针对改造表现良好的罪犯,综合考虑各方面具体情况,经监狱严格筛选、审批,确定一批帮教对象,邀请他们的家属来到监管区,以亲情的温暖感召他们,鼓励他们感恩前行、早日回归。

  久别重逢

  阿征安静站在队伍里,手上紧紧攥着带给父亲的礼物——自己的录取通知书。安检结束后,他在民警的引领下进入AB门,来到父亲学习、生活、改造的地方。规范整洁有序的执法改造环境,彰显着法治的威严,给人以向上向善的力量,而那厚实的高墙、冰冷的铁窗又无不透着肃穆之感,无声地诉说着犯罪的代价。

  在亲情帮教活动现场,许久未见的阿征父子并没有热烈拥抱,也没有痛哭流涕,只有一抹会心的微笑。

  “儿子长这么高了!”看着眼前已长成大高个的儿子,王某终于说了第一句话。或许是过去温馨的画面在脑海中涌现,王某的眼睛有些湿润了。待王某平复好心情,阿征才递上自己的录取通知书,王某小心地捧在手里,摩挲着封皮,眼中闪烁着复杂的情感——既有对儿子成长的欣慰与自豪,也有对自己错失陪伴的深深懊悔。

  感恩的心

  “非常感谢监狱平时对我爸爸的管理、教育……我爸爸触犯了法律,应当承担后果,希望爸爸听警官的话,积极改造,作为亲人,我们会不离不弃,鼓励他、帮助他。”

  作为罪犯家属代表,阿征上台发言,少年质朴的言语中满含他对法律的敬畏、对民警的感谢、对父亲的鼓励及对其重获新生的期待。

  而王某也有一个送给阿征的礼物。他和其他参加亲情帮教的罪犯走上舞台,表演手语操《感恩的心》。看着他们认真的表演,有的家属跟着音乐,也做起了手语操,而有的家属早已潸然泪下……

  爱唤迷途

  “哥哥的录取通知书是不是很漂亮?你也要向哥哥学习,以后考上心仪的大学!”

  亲情帮教活动现场。四川省内江监狱供图
亲情帮教活动现场。四川省内江监狱供图

  服刑人员辛某的女儿小海星(化名)是内江监狱的助学帮扶对象,民警将阿征的录取通知书展示给小海星,希望她刻苦学习,即使面对困境,也能勇敢追求梦想,让她的父亲感到自豪,从而获得更强的改造动力。

  “警官,非常感谢你们,每次打电话,我爱人都说你们经常耐心地教育他,给他许多关心帮助,帮他坚定改造信心,我们家属很放心。”

  阿焦(化名)的丈夫也在内江监狱服刑,她不停地向民警道谢,表达了对监狱规范执法的认可和支持,自己将以亲情的力量帮助丈夫改过自新、重新出发。

  亲情帮教活动现场,许多人都像阿征一样,用浓浓的爱照亮着亲人的改造之路。

  离别时刻

  “爸爸,我会照顾好自己,认真读书,你也要安心改造,踏实走好每一步。”

  共进亲情餐后便是离别时刻,阿征也即将踏上自己的求学之路,临行前,他不忘鼓励父亲安心改造、踏实改造。王某紧紧拉着阿征的手,心里有成千上万个不舍,他向阿征保证,自己会好好表现,争取获得减刑机会,早日与家人团聚。

  人群里的阿征频频回头,望着父亲的身影,向他挥手告别,对未来,他们都充满信心与期待。(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