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3日电 长虹新网科技以机制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在数字科技领域推动了一场革故鼎新的变革。从参与电视数字化转型的配套支持,到深耕物联网与5G应用领域,其改革征程始终以技术突破和机制优化为核心。
长虹新网科技早期以数字电视机顶盒及宽带终端类产品为核心业务,曾凭借先发优势占据行业重要地位。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迭代,传统服务模式逐渐滞后,企业陷入“增长乏力、转型缓慢”的困境。

“最好的激励是让员工从‘要我干’变成‘我要干’!”长虹新网科技总经理的话点明改革方向。公司推出覆盖近300名核心员工的持股计划,实现员工与企业共享发展红利。
改革最明显的变化在市场端显现,海外经营中心区域经理全面负责中东及南亚市场后,有效突破了改革前区域业务拓展受限、出货量波动不稳的困境。他带领国内团队与印度子公司团队通力合作,拓展印度高端运营商及其他国家市场,最终实现2024年印度市场CKD业务出货量突破330万套,盈利创历史新高,客户结构不断优化,服务范围也从印度地区延伸至海外多个市场。
此外,长虹新网科技全面推行内部市场化机制,营销经营中心、生产厂、研发系统,各产品线和项目组都实现内部模拟独立核算,使每个业务单元市场化、经营化,促进多个内部业务单元主动经营、自负盈亏、追求价值贡献,促使长虹新网科技内部的各个业务单元更加注重长期发展和整体利益。
“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本质上就是技术,唯有在技术上构建起自身独特的优势,才有可能赢得全球运营商的认可。”长虹新网科技总经理的话代表了长虹新网科技的核心认知。
改革以来,企业将技术创新作为“头号工程”,走出了一条“自主研发+生态合作”的突围之路。2024年,长虹新网科技研发投入占比达9.25%,研发队伍规模逆势增长,为支撑长虹新网科技业务转型以及创新业务的发展,长虹新网科技积极引入CMF、声学、射频、基带、光学、工程技术、自动化以及光通讯等方面人才,研发人员数量约400人。
长虹新网科技积极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与上海交大共同成立“上海交大-四川长虹智能通讯及媒体终端联合实验室”,与四川大学共建四川省宽带网络工程技术中心,2024年新建了成都测试中心,并对绵阳测试中心进行升级改造。同时,长虹新网科技积极开发自动化测试系统,提高研发效率,部署自动化测试工作站23个,开发自动化测试用例1900项,攻克多项核心技术,累计拥有专利227件。
如今,长虹新网科技聚焦“物联网行业端到端系统解决方案、泛智能物联网终端、全带宽网络接入与覆盖终端、智慧媒体终端”四大核心业务领域,业务遍布60余个国家和地区,与全球200多家运营商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成为行业内的重要力量。

“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运营效率是关键。”数字化转型部负责人表示。2024年,长虹新网科技在国家“智改数转”大政策背景下,成立了数字化转型部,并制定了2024至2026年的数字化转型规划方案。
FlowMind智能体的诞生成为转型的关键一步,这个2024年上线的AI系统能自动解答员工的流程咨询,调用相关IT应用。“以前新员工入职要花3天学流程,现在问FlowMind,3分钟就能上手。”数字化转型部工作人员介绍。
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长虹新网科技构建了覆盖“销研产供服”全业务域的数字化流程体系,上线BPM(业务流程管理)平台,聚焦15大业务域,已梳理1000+标准化流程与500+绩效指标,成为IT建设与迭代的核心依据,同时降低了系统投资风险与成本,持续驱动企业高效运营与管理变革。
展望未来,长虹新网科技将持续深耕核心业务领域,加大人工智能等技术研发投入,加速向万物智能互联的未来迈进,积极拥抱数字经济时代,为“科技长虹”再添新动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