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百万职工技能大赛·青羊区非遗文创设计赛闭幕
2025年11月01日 11:20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韩金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1日电(吴平华)近日,由成都市青羊区总工会主办,政协成都市青羊区文化和文史委、成都市青羊区委社会工作部协办,成都市青羊区少城街道总工会、成都市青羊区文创设计综合党委承办的“2025年成都百万职工技能大赛青羊区非遗文创设计比赛”决赛在成都市青羊区文艺两新之家举行。

签约仪式。张青 摄

  成都市青羊区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连彬,政协成都市青羊区文化和文史委主任夏红艳,成都市青羊区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马世川,成都市青羊区人大常委会少城街道工委主任、街道总工会主席朱展飞,成都市青羊区少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马东平,甘孜州得荣县太阳谷镇党委副书记冲拉姆等领导,以及来自媒体、文旅企业、投资机构的众多嘉宾共同出席了大赛现场。

活动现场。张青 摄

  现场,成都市青羊区政协文化和文史委主任夏红艳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她表示:青羊区非遗文创设计比赛已连续举办三届,形成了特色赛事IP,青羊区在激活非遗文创市场内生动力、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持续努力,并对本届大赛作品在创新性与实用性上的突破给予了高度评价。

  据统计,本届赛事共有来自全国150余人报名,经过评审团“线上初评+线下复审”,共15名选手进入决赛。

  决赛现场,15名选手根据抽签顺序以路演形式全方位展示了参赛作品及非遗文创项目,评审团根据非遗文创项目商业计划、创意思维、PPT展示及主题陈述、问题回答等维度进行了现场打分,为大家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非遗盛宴,现场掌声不断。

  主办方还邀请到了国家高级评茶师、非遗黄茶制作技艺传承人孙晓蕾与茶师联袂带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黄茶的制作技艺介绍及茶艺表演,茶香袅袅,沁人心脾。随后,文旅部“群星奖”获得者、成都市优秀文艺骨干、编曲音乐人李昭为我们带来《茉莉芬芳》古筝独奏,弦音淙淙,带领观众沉浸于传统音韵的山水之间,生动诠释了“动静相宜”的文化精髓。这场文化展演不仅是与历史、与传统的深度对话,更映照着今日青羊的活力与创新。

  在紧张激烈的评审环节后,随着15名决赛选手的分数公布,最终角逐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

  通过本次大赛,涌现出众多具有良好产业化和市场前景的优秀作品,大赛组委会积极组织评估并推荐有关部门、机构,以多种形式开展产品化和商品化孵化,对接商业资源,加速其市场变现过程。链接制造业、品牌商、投资方等各类商业资源,为有意向出让或合作的优秀设计作品牵线搭桥。活动现场,四川心能亮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陈松与参赛选手王楠基于《蜀锦经锦技艺非遗研学设计》就合作推广,与参赛选手梁凤明(作品《校园女孩(纯手工粘土人偶》)、陈亮(作品《南瓜养生石茶壶》)、高千珵(作品《非遗青铜面具圆柱形小包手工皮革》),就非遗文创产品合作开发分别进行签约。这标志着青羊区非遗文创产品在产业化道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

  与室内比赛的紧张激烈相呼应,组委会面向全国非遗从业者公益设立的非遗文创市集在场外同步举办。汇聚了兰奇儿剪纸、兰生葫芦烙画、蜀韵香事、毕六福油纸伞、非遗面人、吹糖人、青神竹编、大半田笔坊、小铃铛非遗文创手作、蜀锦等十大特色摊位,展示了多样的非遗技艺。集市将观赏、体验、消费于一体,打通从作品到商品、从赛场到市场的关键环节,让非遗真切地融入青羊生活的“烟火气”之中。

  未来,青羊区将持续深化非遗文创产业化发展路径,一方面发掘培育更多兼具匠心与创意的设计人才,另一方面积极推动非遗文创产品进入商圈、景区、社区与线上平台,让非遗技艺在匹配市场需求与时代审美的过程中,真正实现活态传承、可持续发展以及市场转化,让非遗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