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9日电(陈晓静)为切实提升社会公众金融素养,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营造清朗金融网络环境,全面保障广大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中国光大银行成都分行坚决扛起金融知识普及宣传职责使命,在9月组织全行开展了“金融知识普及月 金融知识进万家 争做理性投资者 争做金融好网民”宣传活动。
活动伊始,恰逢成都市实施疫情封控管理,该行严格执行疫情防控措施,借助网络媒体平台面向社会公众不间断开展金融知识普及宣传,传授防疫防震知识,增强公众战胜困难的信心。
解除封控后,该行及时将金融知识普及宣传活动落地到营业网点及高校、社区、工厂、驻点帮扶点等地,以实际行动支持社会公众尽快恢复正常生活,实现复工复产。
金融宣教不打烊 线上课堂趣味多
因受疫情影响,该行将宣传重点放到客户工作群、微信朋友圈,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线上“金融知识”宣传活动。分行借助官方微信等网络媒体发布了自主设计的以安全用卡、个人信息保护、理性投资、银行卡盗刷、老年人防骗、校园毒贷、非法集资等为主题的30余篇金融知识长图贴和3个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短视频等宣教素材,聚焦特定人群开展金融知识与金融风险防范技能的普及宣传教育,形成了强大的宣传声势。
疫情防控居家办公期间,该行一线宣传人员在积极利用私域流量转发宣传素材的基础上,还在客户微信工作群开展了“金融知识小课堂”活动,自主设计了简单趣味的宣教选择题和判断题,以客户互动趣味有奖问答领红包的形式,每日定时在群内出题供客户回答并进行详细解释,此外还及时提醒客户朋友了解与疫情相关的科学防护和反诈技能。
据了解,通过在客户群内开展数字化宣教,达到寓教于乐、轻松普及的效果,为居家的客户带来许多乐趣,客户参与率极高,宣教成效显著。
线下活动齐发力 特色活动显成效
据介绍,光大银行成都分行在营业网点恢复正常营业后,立即按计划推出了“特色文物说消保金融知识‘大闯关’”线下答题活动,设计制作并在官微等平台发布了与本次闯关题目相对应的《阳光藏“保”阁:古蜀文物说消保》互动图文知识贴,以四川省特色文物包括著名的三星堆青铜面具为载体,通过古蜀文物拟人化,将相关历史知识与金融消保进行有机结合,形成极具本地特色的金融知识宣传材料。
同时,线下闯关答题活动正式启动后,该行各金融宣传队纷纷邀约到店客户扫码参与线下答题,并根据通关截屏领取小礼物。对于未通关的客户,宣传人员耐心向客户详细讲解金融知识,加深客户对金融知识和金融消费者权益的认识和理解。
此外,该行宣传队还利用上门营销和户外宣传的机会,主动到接到社区、代发单位、加工厂等地,积极邀约居民、员工和工人参与答题领奖,这种线下闯关答题的方式得到不同消费者群体的青睐,得到广大消费者一致好评。
活动期间,该行辖属绵阳、自贡、眉山等二级分行积极响应号召,开展了多项“进校园”“进广场”“进社区”“进养老院”等特色活动,充分落实消保工作主体责任。
绵阳分行参加了由人民银行绵阳中支统一组织的集中宣传活动,主动向消费者讲解如何安全使用网络支付、网络理财等知识,有效提升社会公众对金融网络安全知识和防范金融网络风险意识,吸引大量消费者前来围观学习,进一步提升了广大消费者对网络金融风险识别防范及应变能力,收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可与赞誉,现场反响强烈。
同时,各二级分行积极利用自身优势,走进当地社区、养老院、职业技术学院等地,结合社区居民、老年群体和高校师生的特点和不同金融需求,分层次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教育和非法金融诈骗行为识别防范技能。自贡分行在联合光大永明、光大证劵等光大集团驻川企业在沿滩区永安镇刘家山社区宣传时,正逢当地社区赶集日,受众面极广,获得社会公众一致认可,宣教工作成效显著。
下一阶段,光大银行成都分行将继续履行“金融央企”社会责任,贯彻“金融为民”思想理念,积极总结宣教活动经验,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继续深入探索和开展形式多样、效果突出的金融知识宣传,有效借助媒体渠道,集约资源、形成合力,充分营造活动氛围,不断建立健全金融消费者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持续提高金融消费者的风险防范能力和自身金融素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