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cjbd > 中新网四川

四川天府新区税务局:筑“四强”堡垒为民服务
2025年08月25日 11:13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25日电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四川天府新区税务局第一税务所(办税服务厅)党支部被中共国家税务总局委员会命名为全国税务系统“四强”党支部。近年来,该支部在落实各项税惠政策、服务广大纳税人缴费人的实践中,展现着“厚德笃行 创新卓越”的天新税务风采。

  走进该办税服务厅,“民营企业服务站”的蓝色立牌格外醒目;立牌旁的党员先锋岗,工作人员正通过“远程虚拟专窗”,为辖区内的纳税人缴费人提供一体化协同服务。这个设立在第一税务所党支部的服务站,在落地落细各项税费优惠政策的同时,积极引导企业依法纳税、合规经营,串联起辖区内11万余户纳税人、40万余户缴费人的需求,用有温度的服务共同写下新区惠民利企的新篇章。

国家税务总局四川天府新区税务局第一税务所(办税服务厅)党支部党员先锋岗正在为纳税人办理业务。四川天府新区税务局供图

  建强战斗堡垒,税费服务有“力度”

  党支部的战斗力,归根到底要体现在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上,该支部将党建工作创新作为提升服务效能的核心抓手。

  2023年,《关于接续推出和优化“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措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出台,该支部迅速响应,通过区局党建联建机制联动区商会、民营经济协会,在全省打造首家“民营企业服务站”。通过精选党员业务骨干组建“税企连心”工作团队,创新推出“三个一”服务举措,即重点企业“一企一专员”、“走出去”企业“一企一方案”、新办企业“一企一档案”,探索出一条“党建强”引领民营企业“发展强”的实践新路。

  自“民营企业服务站”成立以来,该支部已累计开展专题辅导70余场、可视答疑直播30余期,服务纳税人突破15.2万人次。

  近年来,该支部通过扎实落地的一项项惠民实招、硬招,不仅赢得了纳税人“服务有温度、办事有速度、解难有力度”的口碑,更先后荣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税务系统先进集体”“四川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项荣誉。

第一税务所(办税服务厅)党支部依托民营企业服务站组织召开专题辅导会。四川天府新区税务局供图

  凝聚先锋力量,矛盾化解有“温度”

  “我们公司之前每一年都是A级纳税人,凭什么今年说我是非企业类纳税人,不适用信用管理办法?我们公司现在正在投标,急需信用等级证明!”2023年8月,新区某建筑企业负责人周先生急匆匆来到办税服务厅,提出纳税信用评价争议。

  面对纳税人的怒火,“民营企业服务站”税费争议化解团队的党员业务骨干小李第一时间赶到前台,一边安抚周先生坐下,一边了解信用评价相关情况。原来,该企业在成都其他市县承接工程项目时,办理了非企业类型的临时登记,导致企业2022年度未纳入信用管理。了解到症结所在后,小李随即现场辅导纳税人通过电子税务局申请补评,同时紧急对接两地临时登记地主管税务机关核实情况,最终成功帮助该企业在投标截止前完成了信用等级补评。

  “基层工作就像精密的齿轮组,每一个环节都咬合着民生冷暖。我们党员干部既要当‘润物无声’的春雨,更要做‘百炼成钢’的先锋,只有多在实干中练、在困难中磨,才能淬就真金。”该支部书记蔡升芝表示。

第一税务所(办税服务厅)党支部党员正通过“远程虚拟窗口”为纳税人缴费人办理业务。四川天府新区税务局供图

  提振创新动能,助企发展有“精度”

  2025年6月,潜行创新(成都)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发布智能全向抗流行业级水下机器人——潜鲛X100。作为深耕水下机器人领域多年的领军企业,潜行创新已实现全球化布局,其产品远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于渔业养殖、海事作业、应急救援及科研科考等多个领域。

  潜行创新的全球化发展是“中国智造”扬帆出海的精彩缩影,而这份成绩单背后,正是该支部以“党旗红”赋能“科技蓝”的生动实践。针对企业国际化发展需求,该支部依托服务站组建“退税攻坚”先锋队,通过建立“清单式管理+节点化督办”的“退税快车”服务机制,将出口退税平均办理时长压缩30%以上。同时,由支部书记牵头,为企业精准推送包括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先进制造业加计抵减等在内的税惠政策“礼包”。仅2024年,该企业便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超400万元。

  “今年我们已经将享受到税收优惠全部投入研发,推动3款新产品成功面世。”该企业创新财务负责人谭文丽介绍,“在税务部门的持续护航下,我们明年将推出多款迭代产品,为全球水下作业带来更优质的解决方案。”

  党旗是基层一线最鲜艳的颜色,实干是党员干部最响亮的语言。站在新的起点,四川天府新区税务局第一税务所(办税服务厅)党支部将以“四强”党支部的红色引擎为驱动,推动党员干部在深入实施税费征管“强基工程”的实践中当先锋、作表率,更好将党建引领优势转化为税费服务效能,用实干实绩继续书写税务为民的“时代答卷”。(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