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blh > 中新网四川

川渝火锅的“麻辣生意经”:在海外引领新“食”尚
2024年11月22日 11:29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22日电 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一条繁华的商业街,来自中国的火锅店“天府皇城坝”生意兴隆。自2023年9月开业以来,这家火锅店门口经常排起长队。有马来西亚顾客向老板马志军感慨:“原来中国有这么好的清真美食!”

  马志军是四川蕃坊清真食品有限公司创始人,从事清真食品国际贸易已有多年。他发现,东南亚是中国火锅“出海”的重要目的地之一,得益于当地华人数量较多、文化相近,火锅消费有一定的市场基础,消费者对火锅的接受度较高。“中国火锅在东南亚名气很大,但市场上还没有清真火锅这样的品类,我们刚好填补了这个空白。”他表示,新店开张一年多来,经营效果已达到预期。凭借川渝火锅麻辣鲜香的特点,马志军的清真火锅很快在当地市场站稳了脚跟。

图为四川清真火锅“天府皇城坝”在马来西亚吉隆坡的门店。 四川蕃坊清真食品有限公司 供图

  漫步在国外城市街头,能看到越来越多来自中国的美食开门迎客。今年9月发布的《中国餐饮出海发展报告2024》显示,海外中国餐饮门店目前已发展到近70万家,市场规模近3万亿元。海外的中国餐饮门店已遍布包括新加坡、印尼、越南、菲律宾、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西班牙、阿联酋、澳大利亚等180余个国家和地区。

  火锅是中餐的一个重要细分赛道。作为中国餐饮较早“出海”的一个品类,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有中国连锁火锅品牌走出国门。如今,越来越多的火锅品牌积极在海外市场布局,川渝火锅便是其中的代表,例如,四川火锅品牌“小龙坎”在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柬埔寨均有门店,“大龙燚”在海外的近20家门店分布在美国、西班牙、新西兰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起步于四川的“海底捞”在国际市场的餐厅数量突破百家。在众多品牌的宣传引导下,火锅已经基本完成了海外市场教育,不仅海外消费者可以熟练地使用筷子,有的还能接受脑花、肥肠、猪血等内脏食材。

  “全球的穆斯林人口接近20亿,他们中有许多人没有吃过火锅。”为了让穆斯林消费者放心食用,马志军的清真火锅所采用清真食材,并获得当地相关机构出具的清真食品认证;在食材和口味方面,清真火锅从当地采购,加入了当地人喜好的食材,同时坚持使用来自中国的花椒和辣椒来制作底料,以保留川渝火锅的“底色”。

  如今,马志军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海外市场。未来三至五年,他计划将清真火锅布局到更多东南亚国家以及位于中亚、南亚的“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今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下称链博会)上,马志军也将携清真火锅亮相,“火锅是一个可以融合多国食材的产品,链博会又是一个全球性的舞台,我们计划邀请一些来自穆斯林国家的嘉宾来到现场品鉴清真火锅,希望他们通过这一传统美食了解中国文化。”

  “川渝火锅在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设门店,但相比全球市场的发展潜力,这一数字仍有较大增长空间。”四川省贸促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本届链博会举办火锅产业链供应链主题活动,旨在推动川渝火锅国际化发展,提高川渝火锅供应链企业的“出海”能力,帮助其应对潜在的挑战。

  上述负责人表示,借助第二届链博会这个高能级平台,将选取火锅专题举办系列推广展示活动,为中国火锅产业上下游企业搭建一个国际交流和合作的平台,帮助企业了解国际市场的最新动态,学习国际化运营的成功经验,优化供应链管理,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

  除了中国火锅连锁品牌走出国门,不少处在产业链上游的火锅供应链企业也“摩拳擦掌”,希望拓展更大的海外市场。本届链博会将有数十家四川火锅产业链企业赴北京参展参会,其中30余家企业来自四川德阳广汉,涉及调味料、食材、器具等细分领域。

图为本届链博会参展企业、广汉市迈德乐食品有限公司森态牛油产线。 广汉市迈德乐食品有限公司 供图

  “借助链博会平台,我们希望展示中国广汉作为‘火锅食材之都’的整体品牌,让全国甚至全球的供应链伙伴了解到德阳广汉拥有最完整的火锅产业链供应链。”德阳市火锅产业协会会长杨礼学介绍称,许多位于德阳广汉的火锅供应链企业正在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开展国际贸易,“‘出海’是最大的出路。只有产品质量好,才能走向世界。”(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