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kjws > 中新网四川

世界噪音日 成妇儿专家带你了解“噪声性耳聋”
2024年04月16日 21:14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16日电 (刘璐)我们的耳朵每天清晨在刺耳的闹铃声中被唤醒,然后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交替接受着滴滴的汽车声、轰隆的地铁声、嘈杂的音乐游戏,及小视频、工地施工声等各种噪声的刺激。在此过程中,你是否有过耳痛、耳鸣、心慌及头昏等不适,你是否意识到,你的听力正在受到不可逆性的伤害?

  每年的4月16日为“世界噪音日”,怎样保护好耳朵远离噪声?科学用耳爱耳?成妇儿专家带你了解“噪声性耳聋”的来龙去脉。

  什么是噪声性耳聋

  噪声性耳聋(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又称噪声性听力损失,是指由于暴露在噪声环境中,导致内耳毛细胞损伤为典型病理改变的一种进行性感音神经性聋。

  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世界听力报告》提出:噪声性耳聋是听力下降的三大因素之一。那到底多大的声音才算大才算噪声,会对我们的耳朵产生伤害呢?我们首先来认识一下日常接触的各种声音吧。

各式声音分贝表。成妇儿医院供图
各式声音分贝表。成妇儿医院供图

  日常生活中,普通的交谈对话音量约为60分贝,不会损伤听力,但是烟花、鞭炮声可高达140分贝,≥85分贝以上的声音统称为噪声。

  你知道吗?地铁运行时会产生约90分贝的噪声,各类手机及播放器的耳机最大音量的70%就已达到85分贝。如果再将音量上调,其发出的声音就类似于电锯和摩托车发动机的噪声(高达100分贝),不足半小时听力就会受损。

  噪声性耳聋的发病机制

  正常音量的声音下,听觉形成过程是这样的:耳廓收集声波→中耳放大声音→内耳毛细胞将声音变为电信号→通过听觉神经传导路线→大脑皮层听觉中枢→分析加工→产生听觉。

  在噪声刺激下,内耳毛细胞会发生氧化应激、免疫炎症、离子稳态及能量失衡等病理改变,导致内耳毛细胞进行性、不可逆性的坏死。研究表明,哺乳动物的内耳毛细胞是无法再生的。

  内耳毛细胞坏死的临床症状及表现

  耳鸣:为早期症状,多为暴露噪声刺激后即刻出现,多为双耳高调性耳鸣。

  听力下降:多为隐匿性,逐渐发生,进行性加重,且多为对称性,强声刺激爆震性耳聋则当时发生。

  其他伴随症状:还可出现头痛、头晕、失眠、多梦、血压升高、心律不齐、胃肠紊乱等表现,长期还可能导致心血管系统疾病。

  重点强调:噪声性耳聋是不可逆的,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关键在于预防。

  如何预防噪声性耳聋?

  主动远离噪声

  主动避免环境中的噪声、保持距离,例如鞭炮、烟花、施工地等。研究表明距离噪声源每远离一倍,噪声就能减少6分贝。

  采取耳部防护隔离噪声

  如果无法远离避免噪声,佩戴隔音耳塞、耳罩及隔音帽等防声器材非常有效,特别是90分贝以上建议必须使用专业的防护工具。

  耳机的合理使用

  尽量减少使用耳机,需要佩戴耳机时优先选择头戴式,比耳内式危害稍小。

  同时遵循“60/60”原则,即:音量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60%、连续用耳机的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

  如果不确定耳机的音量是否超过最大值的60%,可以询问其他人是否能听见耳机漏出的声音,如果能听到,就说明音量过大而很可能导致听力受损。

  及时就医

  若因噪声暴露后导致了临床相关症状,建议及时到医院进行专业的检查及治疗。(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