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lyxw > 中新网四川

绵竹年俗村:探索多元创新模式 构建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
2023年03月22日 16:49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22日电 (申梨  徐伦汧)小桥流水、现代别墅、曲径通幽、树茂花香……绵竹市孝德镇年俗村村容村貌的变化不仅留住了诗情画意、乡韵乡情,也给村集体经济带来新机遇,更点亮了村民的“致富之路”。

  2017年以来,年俗村立足发挥年俗年画传统文化优势,致力于打造年文化品牌,大力发展乡村民俗旅游,依靠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成功探索“一干两支多元”的发展模式,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呈现出渐次开花、硕果累累的良好态势。

  头雁领航  激活集体经济发展“新引擎”

绵竹年俗村。 绵竹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绵竹年俗村。 绵竹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走进年俗村,川西民居风格的小别墅坐落于绿野乡间,栩栩如生的年画故事跃然墙上,乡趣十足又不失美感。在暖阳和微风的熏陶下,“年俗·年舍”聚满了客人,大家在民宿里拍照、喝茶,不觉间,竟已半日时光。

  “这里环境优美,年俗风味浓郁,是一个很有特色的旅游胜地,随手一拍,就是一幅美景大片。”游客徐依依展示了自己拍摄的春日美景图。

  民宿“年俗·年舍”由一栋闲置房舍改建而成,占地700平方米,包括10间风格独特的客房以及茶室、餐厅、休闲室等。民宿在设计上秉承“传承与创新完美结合”的理念,采用了大量的年画、原木、土砖等充满当地民俗风情的材料,外观与本地民居以及自然生态和谐相融,把浓浓的乡愁和非遗印刻在民宿的每一个角落,打造出一个个充满诗意的空间。

  “旅游不只是观光,更是休闲和体验。做民宿要有文化和创意,才能留住游客的脚步。”“年俗·年舍”管家方兰向介绍,“年俗·年舍”定位为乡村精品民宿,大部分房间均南北通透,带景观露台,入住的游客还可以享受丰盛的特色餐食和芳香四溢的茶品。

  近年来,孝德镇依托特色年俗文化资源,按照“党支部+集体公司”模式,成立年俗旅游公司,深入挖掘年俗、年趣、年味文化内涵,打造一站式绵竹年文化旅游度假区。其中,“年俗·年舍”是利用闲置房舍改建而成,属于村级集体资产,由年俗旅游公司经营,聘请专业管家运营,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50余万元。

  “年俗·年舍”已成为中华年俗村的样板之一,越来越多的村民乘旅游东风,吃上了“旅游饭”。

  孝德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邓与祥介绍,年俗村依托资源优势,发挥“年俗”品牌效应,还打造了以“年俗·年味道”为代表的系列特色产品。依托“年俗·年酒”,融入年酒情怀,打造酒香画境新名片,全面盘活了资源,推动了发展。

  多元成势  构建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

绵竹年俗村。 绵竹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绵竹年俗村。 绵竹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近日,在年俗村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

  “目前,已调整规范的农田田面平整、新砌筑的土埂横平竖直,已成雏形的田间道路路基和排灌沟渠井然有致,工程已经完成了80%。”年俗村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该村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1600余亩,田型调整增加的有效耕地成为集体收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集体产业发展基金,将逐步扭转年俗村“守着资源要饭吃”的被动局面。

  “大抱团”规模发展,土窝窝也可能变成“金窝窝”。年俗村立足农业基础,把农业作为集体经济发展的“压舱石”,依托剑南粮油园区建设,流转土地1400余亩、新增有效耕地150余亩,预计可为集体增收15万余元,流转土地300余亩,发展粮油产业年营收可实现30万元。

  在年俗村,说起景观,必不可少的是新晋“网红”打卡点——河道街景和临河而筑的“耘湾”民宿。邓与祥介绍,年俗村通过“社会资本撬动、集体经济入股分红”方式,复制了“年俗·年舍”成功经验,随着“耘湾”民宿项目的加速推进,将为该村增景点、扩业态、促增收提供新支点。

  据介绍,年俗村还成立了农业合作社,发动党员能人、产业大户、群众等入社,合股建成蔬菜观光园等基地,推动形成观光、餐饮、休闲于一体的乡村旅游聚落。依托自有苗木基地,承接绿化工程,成立中华年俗村匠人团队,承接工匠劳务输出,出租闲置场地、门面等集体资源资产,多措并举让群众生活更加富裕,构建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