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lyxw > 中新网四川

宜宾高县:“冬闲地”成生金淌银“聚宝盆”
2023年12月22日 16:13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22日电(吴平华 陈小芳)连日来,宜宾市高县来复镇百花村村民们在该镇农技人员指导下,抢抓晴好天气进行小春作物田间管理作业。

村民在农技人员指导下进行小春田间管理。陈小芳 摄
村民在农技人员指导下进行小春田间管理。陈小芳 摄

  据介绍,来复镇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镇,粮食生产历来是该镇农业的“重头戏”。近年来,该镇持续压实粮食安全生产责任,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多措并举向土地“要”效益。

  “今年,全镇大春粮食作物播面9.35万亩,粮食总产量达3.75万吨。其中,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种5200亩。”该镇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主任邓纯辉说,目前,全镇大春粮食作物已全部“颗粒归仓”,小春已实现“应播尽播、应种尽种”,以油菜、小麦为主的小春作物播面达2.8万亩,预计小春粮食总产量可达0.57万吨。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推广,让参与的村民尝到了种地的“甜头”,调动了村民种地的积极性。

  “我3亩地苞谷豆子就收入了8000多元。小春又种麦子青菜,还要收入近万元。”对种地的收益,来复镇百花村4组村民罗文亮很满意。

  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助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今年,来复镇农技部门锚定玉米、大豆、小麦、蔬菜“一地一年四熟”目标,因地制宜在玉米大豆带状复种基础上,探索推广小麦蔬菜带状复种300余亩,以实现大春玉米大豆、小春小麦蔬菜复种轮作的“无缝对接”,让以往无人问津的“冬闲地”,成为能“生金淌银”的“聚宝盆”。(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