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2日电 (吴平华 罗景萍)近日,行走在高县的广袤乡村,一幅幅乡村美景映入眼帘。干净整洁的乡村公路蜿蜒乡间,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与绿水青山相映成趣,以“讲文明、树新风、兴产业”为主题的文化墙绘点缀其间,和美乡村新画卷跃然眼前。

一村之美,始于文明。近年来,高县持续深化拓展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抓手,不断提升农村文明素质、培育文明新风、丰富文化底蕴,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用文明之花扮靓美丽乡村,让群众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增“颜值”添“气质” 塑造美丽乡村新风貌
农家小楼窗明几净、房前屋后鲜花点缀,黑亮的沥青道路直通村民家门口。走进高县来复镇大屋村,如同花园一般的人居环境让人眼前一亮。
57岁的村民刘元兵打扫完院子卫生后,用自家手工炒制的茶叶沏了一壶茶,惬意地坐在院子里,观赏着庭院中的一草一木,尽情享受着自己的田园生活。
“以前村里脏乱差不说,自家卫生也马马虎虎,这些年村里产业发展起来了,经济条件好了,大家都住进了新楼房,你看,现在到处干干净净,生活舒畅得很。”提及村里变化刘元兵感慨不已。
这样的变化不止发生在大屋村。近年来,高县把和美乡村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之一,深入推进农村垃圾治理、污水处理、厕所革命、村庄清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五大行动”和“百村示范、千村达标”工程,让一个个乡村华丽“蝶变”,实现“一处美”向“一片美”转变。同时,通过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电气通讯网络化、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措施,全力打造农村群众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
美丽乡村建设要有“颜值”更要有“气质”。走进高县落润镇公益村,道路两旁的农家院墙上,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创意墙绘与茶山风光相映成趣,文明之风扑面而来。
如今,在高县各乡村“亮家风传家训”、各类“评优评先”、感恩教育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崇尚文明和谐的新风尚涤荡乡村,“德治+法治+自治”的乡村治理新格局正在形成,让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人们感受着可喜的变化。
用活文化阵地 点亮乡村多彩生活
傍晚,高县庆岭镇文武村的百亩荷塘,莲蓬摇曳,荷香四溢。村党群服务中心文化院坝上,三三两两的村民和着音乐节拍跳起了欢快的舞蹈,一旁观看的村民攀谈正欢....。.
“腰包鼓起来了,生活也要跟着丰富起来。”文武村党支部书记何模花介绍,为进一步提升凝聚力,该村依托村党群服务中心这一新阵地,增设了农家书屋、农民夜校、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体广场等新阵地,通过开展各类志愿服务、培训活动、文艺汇演,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尽享“文化大餐”,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培育文明乡风。
“空闲时候大家组织起跳坝坝舞,生活丰富了,人也精神多了”“平日里可以来看看书,还有各种各样的农技培训,能学到很多东西”……文化阵地活起来,村民办事有了场所、健身有了地方、凝集党群人心有了阵地,村里大小事情在这里商量,“村晚”年年在这里上演,日益丰富的文化供给正让群众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文明新风拂,满目幸福景。如今,一个个美丽乡村在文化的浸润下,潜移默化地发生着改变。乡村文化春风化雨,志愿服务蔚然成风,文明实践温润心田,获得感、满足感洋溢在广大群众幸福的笑脸上,人们正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奔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新生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