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lyxw > 中新网四川

“顶流”上市 泸县小龙虾产销两旺
2025年05月09日 19:18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韩金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9日电 (邹立洋)随着气温不断回升,泸州市泸县各大稻虾种养基地陆续开始捕捞小龙虾,丰收景象随处可见。

捕捞小龙虾。泸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稻虾共生激活农田“绿色动能”

  近日,石桥镇新屋咀村稻虾基地的小龙虾开捕上市。养殖大户们身穿下水裤,取下一个个地笼结,将一只只色泽鲜亮、活蹦乱跳的小龙虾倒入盆中。

  “现在基地每天都可以收获1000斤左右小龙虾,大虾卖28元左右,中虾卖18元左右。”石桥镇新屋咀村党总支书记、主任蔡德双表示,这一批小龙虾捕捞完之后,农田将栽种水稻并投放第二批虾苗,从而实现稻虾共生的生态循环种养模式。

  由于基地稻田的水源来自马溪河,水质好,养的小龙虾也特别生态、干净,卖相好、口感佳,深受市场欢迎。

  稻在田中长,虾在稻中游;稻因虾而香,虾因稻而肥。这是目前石桥镇稻虾养殖的生动场景。

  近年来,石桥镇大力发展“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稳粮增效、粮渔双赢”的稻渔生态循环种养模式,在新屋咀村建成稻虾基地500亩。

  同时联动石桥镇大王山村、黄荆湾村以及玄滩镇连片规划、抱团发展,建成“巴蜀鱼米之乡”泸县东北部核心区,辐射全镇稻虾种养殖规模达到6000余亩。

  “稻虾产业热度高、市场广、增效快,目前在石桥镇已全面开花,形成了‘稻虾贡米’等特色品牌。”石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提名人选陈建林表示。

  下一步,石桥镇将紧紧围绕“万亩稻渔”的战略目标,加快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做大做强稻虾名片,进一步打响四川省三星级农业园区名号,携手周边毗邻镇,共同争创国家级农业园区的辐射区。

  虾肥价俏农户笑迎“黄金季”

  毗卢镇陈家河村何氏家庭农场的稻虾田同样一派火热景象。

  凌晨3点,工人们推着小船收笼起虾,一起一落间,青壳红螯的小龙虾纷纷跃出水面。

  “小龙虾是夜行性动物,晚上比较活跃,我们养殖户几乎每天都是从凌晨3点开始捕捞,保证小龙虾的鲜活度,送达交易市场能卖一个好价钱。”何氏家庭农场负责人何平说道。

  “今年的小龙虾价格比往年高,往年4月左右受到外地小龙虾影响,批发价早已跌破15元每斤,现在大虾的价格仍然能保持到每斤28元左右。”何平介绍。

  小龙虾捕捞起来后,工人们随即筛选分拣,将小龙虾按照重量分为大、中、苗不同的等级进行分装,再运往成都、重庆、贵州、云南等地。

  “现在正是小龙虾销售的旺季,农场300余亩的稻虾田每天能收获小龙虾1500-2000斤,毛收入有2万元左右。”何平对今年小龙虾销售充满信心,他计划将农场稻虾种养殖面积扩大到420余亩。

  目前,毗卢镇稻虾种养规模约7800亩,小龙虾年总产量780吨,年产值3000万元左右,实现了稻虾双丰收,走出了一条具有优势特色的产业发展道路。毗卢镇也正在积极完善产业链,计划建设冻库等配套设施,助力毗卢稻虾产业做大做强。

  近年来,泸县持续开展川南早虾产业集群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稻虾种养。2024年,全县稻虾综合种养面积17万亩,其中小龙虾产量1.38万吨、产值6亿元。今年,预计泸县小龙虾产量1.5万吨左右。(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