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27日电 (刘忠俊 罗敏 邹超)近日,走进眉山市彭山区谢家街道、公义镇的泽泻种植基地,田间绿意盎然。肥厚油亮的叶片间,技术人员俯身记录生长数据,连片田畴孕育着丰收希望。

据了解,作为全国泽泻核心产区,彭山探索出“水稻+泽泻”轮作模式,利用水稻“春种秋收”与泽泻“秋种冬收”的周期互补,让水田全年“不撂荒”。目前,眉山市彭山区泽泻种植面积达1.8万亩,干品年产量约4000吨,产值7500万元至1.2亿元,占全国市场需求3成,“川泽泻在彭山”已成行业共识。
产业腾飞离不开企业赋能。2024年扎根彭山的四川灵萃中药材有限公司,构建起从种植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建成200亩科研基地、3000亩GAP共建基地及20000亩可溯源基地,推动种植标准化;创新空气能烘干、趁鲜加工技术,年加工能力达6000余吨,占全国总产量近40%;与多家等头部药企合作,2025年上半年集采订单破千万元。同时,通过“公司+农户”模式,带动农户以“租金+薪金+股金”多元增收。
与此同时,随着“彭山泽泻”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标志着这一地道药材的品质与品牌价值获国家级认可,也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了更强动能。
随着泽泻降脂、降糖等药用价值不断挖掘,预计未来5年国内需求量将升至2万吨。眉山彭山区以此次地理标志获批为契机,正推进20000亩“稻-药”轮作示范基地、中药饮片生产线及全产业链数字服务平台建设,推动泽泻产业从“规模优势”向“品质品牌优势”跨越,为乡村振兴写下“药”香满溢的新篇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