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cxw > 中新网四川

行业大咖齐聚成都 共话四川数智家禽新发展
2023年12月08日 21:28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韩金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8日电    为进一步促进四川家禽产业高质量发展,增强行业交流与合作,由四川省畜牧业协会肉鸡业分会、成都市家禽产业协会、广元剑门关土鸡产业协会主办的家禽协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23年年会8日在成都举行。

  本次会议以“数智家禽,启航未来”为主题,汇聚了行全省业大咖、专家学者,以“新视野、新思路、新观念、新模式、新技术、新方案”支招解难,聚焦产业数字化、信息化等当前热点话题,共话行业发展新思路。

  “据最新统计,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末,我省家禽出栏达49210.7万只,禽肉产量达76.4万吨,均同比增长0.7%。经过多年的市场洗礼,我省肉鸡产业发展更加规范,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抗市场风险能力不断增强。”四川省畜牧业协会会长朱庆介绍了四川省家禽业发展情况。他指出,虽然我省肉鸡生产总量大,但标准化程度较低,规模化养殖占比少,为共同应对新形势下的挑战和难题,肉鸡业分会要加强分会自身建设、强化分会服务职能、加强与协会的联系协作。

大会现场。成都市家禽产业协会 供图
大会现场。成都市家禽产业协会 供图

  “四川作为家禽生产和消费大省,家禽出栏量,禽肉禽蛋产量位居全国前七。畜牧业是建设农业强省的重要组成部分,家禽向来是我省仅次于生猪的第二大畜牧产业。”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畜牧兽医局副局长林胜华表示,推动家禽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加快建设农业强省起到了强基固本的作用,对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意义重大。希望协会继续狠抓创新发展,补齐行业短板,扩大优势特色,推进家禽业高质量发展。

  四川省畜牧业协会禽业分会会长、温氏股份西南区域养禽公司副总经理苏杨作题为《西南养禽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主题演讲。他从养禽业的发展现状出发,结合禽业面临的政策形势、产品市场变化,国内整体经济与消费形势和区域产业现状、行业态势、人口结构和渠道变化等角度进行了分享,也从区域养禽业的生产模式、优化产能、产业链发展、文化宣导等四方面为家禽发展支招解难。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学院副院长赵小玲说,当前,中国肉类消费市场面临诸多变化,中国畜牧业总体生产平稳,自给自足水平提高。猪肉和鸡肉价格主要受到国际饲料原料、原油、国内养殖供需关系的影响。稳定肉鸡产业发展的核心是拓宽国际市场,延伸产业链,同时从生产端降低成本,选育高饲料转化率和鸡肉品质的品种。

  成都市家禽产业协会会长刘书玲表示,当前家禽消费和销售模式呈现出渠道多样化、饮食健康意识增强、供应链追溯和认证体系完善,国际贸易和品牌化趋势明显等特点。同时,消费者对于品质、安全和可追溯性的要求提高,家禽企业需要关注消费者需求变化,提供高质量、安全可信的产品。

  四川省畜牧业协会肉鸡业协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三联禽业(集团)董事长邹平深耕家禽行业39载,结合自身经验和企业所面临的复杂环境,对行业发展和企业经营进行了一系列思考与分享。她认为,行业兴旺,企业才能兴旺。

  如何创响土鸡品牌,把“好资源”转化为“好品质”,把“好品质”转化为“好品牌”,把特色产业打造成富民产业?射洪市家禽产业协会会长高祥林、农林科学院畜牧博士李娟、广元市土鸡产业专班相关负责人分别就射洪白羽肉鸡、彭州市黄鸡、广元市剑门关土鸡进行了推介。

  会上,主办方还对2023年四川家禽行业先进单位及个人进行年度表彰,同时成立了禽业专家委员会、金融贷款委员会、信息化委员会。(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