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26日电 (陈选斌)26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科技协同创新中心(简称“草业协同创新中心”)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西南草牧业协同创新中心在成都正式揭牌。据悉,草业协同创新中心的成立旨在解决草产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包括种质资源、品种选育、栽培技术、模式创新以及加工利用等方面。

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禾在会上指出,在当前优质高产草品种单一、草地利用率低、草地退化严重及管理保护政策不完善等情况下,两大协同创新中心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这些高能级平台不仅为广大草业科技工作者搭建了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同时发力的重要平台,也为西南地区草业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助力。
面对当前中国自主培育牧草品种数量少于欧美国家的现状,传统育种方法进展缓慢且分子育种应用不足的问题,周禾建议,针对产业需求,加大牧草重要农艺性状基础研究,开发牧草遗传转化体系,构建基因编辑体系,缩短育种年限。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朱永群介绍了四川草业面临的主要挑战:商业用草种子对外依赖度高(约70%),亟需选育高产优质草品种、开展良种繁育;种养循环结合不紧密,亟需种养一体化关键技术集成;同时,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植物多样性水平有待提高。
为了应对上述难题,草业协同创新中心计划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推动四川草牧业高质量发展:加大草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力度;大力开展草业科技创新研究,解决草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和瓶颈问题;搭建草业科技创新平台,促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提升草业领域的整体创新能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