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cxw > 四川日报

四川将用1-2年时间培育5个低碳乡村
2024年10月27日 09:38 来源:四川日报 编辑:曹惠君

 10月24日,记者从首批四川低碳乡村培育试点工作启动会上获悉,四川将用1—2年时间示范培育5个低碳乡村。低碳乡村农村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耗总量中的占比要达到50%以上,力争到2025年底试点村基本实现生态循环农业充分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有效改善,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广泛形成,绿色低碳产业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补充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低碳乡村培育试点将以行政村(涉农社区)为单元,通过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措施,补齐当地农业农村减排固碳短板。

  发展生态农业产业方面,推广绿色高效栽培技术,加强农田氮肥施用管理,加快秸秆、畜禽粪污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培育农业废弃物收储运社会化服务组织,支持沼气工程、生物质成型燃料加工设施建设。推广“畜禽养殖+沼气工程+农业种植”“畜禽粪污堆沤肥+就地就近还田利用”等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打造低碳乡村应用场景方面,盘活和发展沼气设施,就地就近解决农村清洁用能。合理发展以秸秆、生物质成型燃料等为主的生物质锅炉供暖,因地制宜推广集中供暖和“户用成型燃料+清洁炉具”供暖模式。采取“新能源+现代农业产业”模式发展“渔光一体”“农光互补”等技术,促进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与农业产业发展有机融合。合理开发农田碳汇减排项目,建立健全碳汇补偿机制,发展农业碳汇经济。

  今年4月,全国第一批低碳乡村培育试点村名单公布,四川遂宁市安居区常理镇海龙村、攀枝花市米易县草场镇龙华村入选。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阚莹莹)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