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hms > 四川日报

唐家河发现世界上“最孤独植物”
2021年11月10日 10:24 来源:四川日报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独叶草。 王超 摄

  本报讯(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代强)“它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孤独的植物。”11月9日,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唐家河区域巡护员王超兴奋地告诉记者,在最近一次巡护中,他和同事于海拔2640米的乱石山上发现了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独叶草。

  为什么说它最孤独?“因为独叶草一生只长一片叶子,只开一朵淡绿色的小花,‘独花独叶一根草’说的正是它。”王超介绍,虽然在十多年前,唐家河区域就有发现独叶草的记载,但他一直没有亲眼见过。“总是期待着在某次巡护中相遇。”

  独叶草生长在我国四川、云南、陕西、甘肃等地,喜好在潮湿、寒冷、土壤偏酸性的环境中生长,大多生存于海拔2200米至3900米间的中高山地区的针叶林或阔叶林中,适应的环境范围狭小,十分隐蔽,被认为是优异生态环境的“天然指示器”。

  独叶草的地上部分大约有10厘米高,茎埋在地下,是细长分枝的根状茎。不同于其他植物的枝繁叶茂,独叶草自顶端芽中生出一片有5个裂片的近圆形的叶子和一条花葶,顶出一朵小花后就再不枝生别的叶子和花了。

  “这种毛茛科的小草据说起源于6700万年前,作为我国特有的孑遗植物,其历史比大熊猫和珙桐更悠久。”王超说,此次发现的独叶草有300株,生长在高大的云杉树和缺苞箭竹绿荫下,小种群稳定、环境适宜,斑块呈现出扩散趋势。

  在距离此处不到5米的竹丛中,巡护员们还发现几团大熊猫粪便,巡护途中又观察到成群的川金丝猴、扭角羚和大片的珙桐纯林。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唐家河区域相关负责人感叹:“在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下,它们的栖息地不断扩大,栖息环境日益改善。未来,它们将不再孤独。”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