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hms > 中新网四川

武侯区赋能增效破解“小马拉大车”问题
2024年10月24日 14:47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24日电 “小马拉大车”指一些地方尤其乡镇(街道)和村(社区)两级一定程度上存在权小责大、人少事多等现象。成都市武侯区以国家智能实验基地建设为契机,创新基层服务管理方式,以服务社区为核心,开发基层爱用、想用、管用的智能应用场景,畅路提速,推动解决“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

图为“天府有囍·缘定武侯”活动现场。武侯区委宣传部供图
图为“天府有囍·缘定武侯”活动现场。武侯区委宣传部供图

  武侯区黉门街社区依托辖区内优质医疗资源,搭建智慧社区医疗健康服务平台,社区每个微网格都配置了家庭医生。“健康一网通”智慧应用场景满足居民个性化、多元化健康需求,解决了居民挂号难、看病难等突出就医问题,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向社区末端延伸,社区慢病患者医疗综合救治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日前还入选了“数字中国建设典型案例”。

  不仅如此,智慧应用场景还能调动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居民参与社区发布的“积分任务”,可以得到一定的奖励积分,用于兑换辖区内商家的商品。兑换的商品,来自社区企业、个人、商户的捐赠,芙蓉园社区目前总投放积分50万分,498位居民参与了积分任务,已领取积分39.5万分,目前已经兑换了278件商品,消费积分20.5万分。

  服务群众接地气,增加福祉更贴心。吉福社区常住人口中有7300余名老人,社区党委书记李含荣表示,社区在多个小区的地面安装了防摔倒感应装置,如果老人或小孩摔倒,通过摄像头AI自动识别后,将异常信息联动至物业、居民骨干、微网格长便能及时对相应情况进行处理。

  武侯区依托智慧应用场景,增强预判能力,提高了解决社区事务速度和响应性,增强了社区居民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调动了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提升了社区向心力、凝聚力,为“小马”畅路提速。

  此外,智慧应用场景有助于实现居民自治。武侯区探索“网格社群通”场景,将全区6000多个楼栋微信群纳入系统,实现微信群数据联动融通,打通服务居民的“最后一米”。打开智能应用场景“心愿墙”,可以看到微网格长发出的“微心愿”。通过“心愿墙”智慧应用场景,七道堰社区集成建设“家门口”生态绿道、蜻蜓篮球运动馆等场地,创建运动健康社区。智慧应用场景提升了居民自己管理、服务自己的能力,实实在在为社区减负。

图为社区主题数据库。武侯区委宣传部供图
图为社区主题数据库。武侯区委宣传部供图

  武侯区长寿苑社区包含了17个小区、5600多户居民,对于社区来说,随时向上级部门交的各种表,是不小的工作负担。社区党委书记卢洪鉴打开“小武生活”小程序,社区各家各户的情况一目了然。这些数据是由微网格长定期走访采集的,现在已经生成了“社区主题数据库”,并持续更新。

  2022年10月,针对社区需求量身打造的智慧应用场景在武侯区全区铺开。武侯区“社区主题数据库”包含小区1823个、楼栋数11895个、单元数27531个,摸准住房信息52.7万户、人口信息105.5万人,为精准服务居民提供支撑。有了“社区主题数据库”,各类数据直接调取,用“算力”解放“人力”,基层能更加注重实干实效,“跑”出高效能治理加速度。

  “智慧应用场景改变了以往要社区填数据的做法,通过工作沉淀数据、已用系统利用,实现为社区赋能,使基层有更多时间精力把事业做得更大、把服务做得更优。”长寿苑社区党委书记卢洪鉴感慨地说。(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